• 32阅读
  • 0回复

保护自然资源 抓好生态平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3-30
第5版()
专栏:紧急呼吁

保护自然资源 抓好生态平衡
我是植物学工作者,近年来担负《中国植物志》的编写工作,有机会到祖国各地考察,看到不少地方滥伐森林,摧残资源,造成生态平衡失调,致使众多珍稀植物种类绝迹或濒于灭绝,令人痛心疾首。
一、造林少伐林多,用木材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入不敷出,严重失调。“三北”地区破坏了森林与草原,滚滚风沙威胁和吞噬了万顷良田;南方滥伐森林,江河水位下降,水土流失惊人,山洪暴发频繁。东北许多林区采用大面积“皆伐”(人称为“剃光头”),而放松造林、营林工作。我问林业干部:“这样大面积‘剃光头’,不管造林,行吗?”他们说:“为了多完成上级下达的采伐任务,哪管得了造林!”还说:“东北森林砍后,五十年一周期。”天晓得,大面积“皆伐”后,森林环境改变了,五十年后能恢复原有的森林吗?由于“三江”发源地长白山有许多林区剃了“光头”,吉林小丰满水电站的职工说:“水库平均水位逐年下降,解放以来降了三四米。”原来栖息于森林的珍贵动物都远走他乡。
二、开发不讲科学,贻害无穷。从生态平衡来看,有些地方的森林能开发,有些地方的森林就不能砍伐。不讲科学、不考虑后果的“开发”,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由于黄河、长江上游高山地区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不少破坏,现在长江平均水位下降,泥沙含量增加,雨季水位猛增,造成灾害。前几年陕南、川北特大洪水灾害,就与长江、黄河上游与中游地区破坏水源涵养林有关。人们担心: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长江有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从我国“三北”向西到中亚及西亚,是空气下沉区,云量少,雨量少,大部地区是荒漠或草原,只有少数高山、深山地区与河湖岸边分布少量森林。这些树木一旦遭到破坏,气候环境容易向干旱荒漠化过渡,要想再恢复森林就十分困难了。近几年,新疆天山腹地大动斧锯“开发”森林(甚至离乌鲁木齐不远的风景区——天池附近的小片风景林也不能幸免),造成天山雪线不断上升。
三、自然保护区自身难保。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综合体的基地,是自然生态系和生物种源的储源地。可是,有些地区的领导和群众无视国家法律、法令,“围剿”、“蚕食”自然保护区。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周围的一些农民,把伐树作为致富手段,抢伐保护区的树木。许多珍贵的植物被拦腰砍倒。武夷山最高峰的东北坡,保留一片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黄杨—苔藓”矮林,据估算,至少已生长了七八百年。这种被人们称为“千年矮”的稀有树种,被人砍得七竖八倒。华南地区有块小小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这里野生植物达两千多种,区系成分复杂,很有科研价值。经国务院批准,把这里作为我国参加世界“人与生物圈”的热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之一。然而地方旅游部门无视国家和省政府的指令,强行开放旅游,破坏科研设施,殴打护林人员。真是“只顾旅游赚钱,哪顾子孙祸福”!
为此,我建议:
一、坚决执行《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抓住典型,广泛宣传,使人人知道贯彻执行《森林法》的重要意义。
二、控制木材采伐量,提高木材利用率,大力发展钢材、塑料等替代品。
三、在植树节和春季植树造林期间,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民“谁种谁有”的林业政策,同时重申不成林的不得砍伐。
四、在林区和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设立林业警察,以维护林区治安。
五、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平衡委员会”,聘请有真才实学的农、林、水利、气象、地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专家组成。这个委员会是国家与地方各级行政权力机关的参谋部、咨询部、协调部和监察部,负责统筹、组织与指导河山的建设与开发。对于那些不讲科学、不注意生态平衡的“开发”动议,委员会有权否决,对于破坏生态平衡严重者,委员会可以向司法部门起诉。
华南植物所分类室副主任 广东植物学会副秘书长 林有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