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体外反搏”流芳海内外——访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霍銮锵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03
第3版()
专栏:

  “体外反搏”流芳海内外
  ——访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霍銮锵
  许寅 章世鸿
1月29日上午八时半,香港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两位上海医生的形象:一位是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霍銮锵,另一位是他的助手蔡大卫。他们连画带讲,娓娓而谈,介绍他们运用“体外反搏”疗法医治心肌梗塞症的经验。
这次演讲,虽然只有十二分钟时间,却给香港同胞留下深刻印象。许多病人找上门请他们看病。香港各报也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香港医学会会长邬维庸医师说:“这项技术的研究,在世界上迄今还只有二十多年历史(最早是美国,开始于1962年),而我国只用了七年时间,就超过国际水平,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诚非易事。身为炎黄子孙,我对此深感自豪!”
霍医师载誉回沪,我们即去访问他,听他畅谈香港之行,畅谈诱人的“体外反搏”疗法。
心肌和脑血管供血不足会产生许多疾病,最常见的如冠心病、脑血管硬化、帕金森氏症等。这种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体外反搏”法则不用药物,而是运用机械的力量,把四肢的血挤压进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系统,大大增加它们的供血量。有趣的是:用这个办法把四肢的血“借”到心脏和头颅,四肢本身的供血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主要是加速血液循环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体外反搏”法还可以治疗因四肢流血不畅造成的脉管炎症。
听了霍医师的介绍,我们不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美国在1962年开始了这项研究工作,为何我们能够后来居上?”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嘛!”霍医师回答问题时,回顾了七年研究工作的历程:“1973年冬天,我因患颅内肿瘤,挨了第二刀,在家养病,偶尔在一个刊物上看到国外运用“体外反搏”疗法的一则简讯,心中一动,就请来两个同伴来商量:一个是上海机床厂工程师胡克庭,一个是骨科大夫朱爱合。我们三个人合作创制了第一台反搏器。1977年接受第一个冠心病患者。这个患者病情较重,已病休一年,只经过三星期治疗,他就痊愈了,一直上班到今天。1979年初夏,我们从一个老干部身上发现,这种疗法还可以治疗脑血管硬化症。后来著名的眼科医生赵东生又给我们送来一个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病人。这个小青年因失明几乎想自杀,可是治了一个月就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它推广到治疗一些很难治的缺血性眼科疾病上去了。隔了不久,我们又用它来治疗脉管炎,效果也比较好。这些病,过去都被看作‘不治之症’。这样连闯三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就迎头赶了上去。”
霍医师还补充说:“我们的器械在设计和医疗方法上也不同于国外,在治疗过程中,可以不受心律紊乱的影响,而国外还做不到这一点,至少到目前还没有看到有关报告。”
霍医师的成就引起了国外的注目。早在五年前,一个美国医学代表团来上海,就曾经表示希望霍医师去美国工作,并给予优惠条件,但霍医师没有同意。
霍医师已经六十三岁了,他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身上,不但有“第二梯队”,而且有“第三梯队”。蔡大卫就是他培养起来的中年医生。霍医师说:“医务工作者应该在风雨中经受考验,一帆风顺,很难成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