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专利法实施第一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03
第3版()
专栏:

  专利法实施第一天
  本报记者 魏亚南
4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利法开始实施。一座有法律保护、为四化建设提供技术、可供采摘鲜桃的“花果山”,向广大发明者开放了。
开门大吉
在北京中国专利局及上海、沈阳、济南、长沙的专利申请受理处,一份份申报文件通过邮路象雪片一样飞来,电传机在不停地运转。尤其感人的是,许多专利申请者不顾路途遥远,特地赶到专利部门直接申报发明。几天前,中国专利局新盖的受理处还没有铺好砖、刷完漆,就挤满了专程而来的发明申报者。杭州市浙江丝绸工学院谢竹铭工程师刚下火车就来到专利局,哪料到早有人捷足先登,一位从新疆来的七十多岁老者就排在他的前面。被誉为“科技铁汉”的发明者刘忠笃因出国,委托他弟弟一次就要申请十余项专利。王大中、王选、潘际銮等一些大学的知名教授也都赶在实行专利的第一天申请专利。仅教育部所属的七所大专院校当天上午就申请专利三百四十项。截至午夜十二点,全国共接受专利申请近三千项(包括国外申请的专利)。据初步预测,有相当一部分技术发明是世界水平的。
谁是第一个?
“我是第一个申请中国专利的公民。”刚刚办完发明85100001和实用新型85200002号专利登记的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207所工程师胡国华自豪地告诉记者。为此,他同代理人在专利局整整等了三天三夜。他解释说:“我要争这个第一,是为了表达决心上山“摘桃子”的振奋心情,表达对专利法实施的热烈拥护,表达对科技事业兴旺发达的坚定信念。”几年来,这位四十二岁的技术人员先后取得了八项科技成果,相继获得部颁二、三、四等成果奖,并受到了邓小平等领导同志的直接关心与鼓励。
上山有路
当专利审查人员将发明者专利申请文件依次封装时,中国专利局局长黄坤益告诉记者:“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临时性保护,在十八个月内经过分类、审查、公布之后就会得到法律的正式保护。科学技术被无偿占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许多专利申请者办完登记手续后,连忙跑向附近邮局,争着把喜讯告诉同志和亲人们。有一位自费来京的个人发明者说,他的技术发明已设计出十五年,却始终未能在本单位得到科研立项和技术鉴定。他希望通过专利,应用到生产中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