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芦花,慢慢地飘——观电视剧《秋雪湖之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06
第8版()
专栏:电视之窗

  芦花,慢慢地飘
  ——观电视剧《秋雪湖之恋》
  丹晨
电视剧《秋雪湖之恋》是胡石言根据自己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和柔美的诗意。无论是那朦胧的月色,晕红的晨霭,还是四面环水的小洲渚,以及那充满着幽怨的民歌声,都非常熨帖地融和成一个诗的意境。这支带有悲剧色彩的牧歌式的小小传奇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得到展现的。
故事说来也很平常。在那日月颠倒的日子里,一位农村姑娘芦花遭到“造反派”的迫害,以至家破人亡。走投无路之际,她把生的希望寄托于邻近的军垦农场饲养班战士,这在饲养班里激起了分歧的浪花:是伸出救护的手,还是推出不管?由此引起了一系列的悲喜剧。说它是悲剧,我想倒还不是因为芦花姑娘的不幸遭遇,而是在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子弟兵竟至不能公开救助、保护一个贫苦农民,不敢向革命军队的领导报告人民遭遇冤屈的事实,这就不能不使人咀嚼深思。
班长严樟明是一位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他困惑不决,只好带着问题虔诚地求教于“本本”。这样的情景,如今看来有点怪,但在当时却是非常真实自然的,这也就愈加令人心情沉重。幸好作者终于象人们所希冀的那样,写了严班长和他的战士们下决心收留芦花。他们违背“组织原则”,背着部队领导,冒着风险,抛开个人得失,擅自进行了救护芦花的秘密行动。连长得悉这个情况,采取了默许支持的态度。这些当然都是违反“军纪”的,但这样一腔真诚善良的同情心,这样的人情、人道主义理应倍加赞美,这样古道热肠的子弟兵才应该热烈歌颂。作者在这个小小事件中铺叙开掘人物的心理、情感、思想,层次分明,丰富复杂,又令人回味。《秋雪湖之恋》所描写的固然只是动乱年代中军民关系的一个不正常的侧面,同时也是当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侧面。那个时候,有人肯站出来为受冤受迫害的人说句公道话,做件主持正义的事,都要冒极大的风险。这就是这个悲剧的特殊性所在吧!
这是一部比较精巧的艺术品。但是,我想如果作者在构思上再讲究些,那么象高天禄这样一个反面角色在剧中完全可以不出场。此外,也还有一些情节上的疏漏,当然,这不过是微疵细瑕罢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