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在中国南极考察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07
第6版()
专栏:

  在中国南极考察站
  本报记者 管彦忠
(六)战士的歌声
记者在长城站采访的短短几天里,听到考察站的领导和其他同志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海军官兵在卸运物资和建站中的功绩。在J 121船上,我看过他们摄制的电视录相片《海军官兵在南极》。它形象生动地记录了海军和J 121船的指战员们参加这次南极考察、建站的不平凡的经历。
参加南极考察的人民解放军海军和J 121打捞救生船的指战员与“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南大洋考察队和南极考察队的同志们一起,战胜了狂风恶浪,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从太平洋彼岸到达南极洲,并且军民共同奋战,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在向海军官兵祝贺春节时说,长城站的建成与海军官兵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海军发扬了先锋队和突击队的光荣传统和献身精神,为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立了大功,为祖国为人民军队争了光。
J 121船到达乔治岛以后,指战员们就承担了卸运建站物资和进行施工准备的繁重任务。他们发挥我军“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冒着风雪严寒,连续作战。他们派出突击队,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别看现在那个长三十米、宽六米的小码头不起眼,它曾经几次被海潮冲垮,又由海军突击队与考察队员们重新建设起来。他们把一根根钢管一次又一次打入水中,填上麻袋。装备运输班硬是把大约五百立方米的一个小山包的石头推到海里,筑起了码头。J 121船的四艘小艇运送了一百八十吨建站物资,接送七百六十五人次。船上海军航空兵的“超黄蜂”式直升飞机也大显身手,把三十八吨物资吊到了乔治岛上。他们还克服南极地区困难的气候条件,载着科学家们在乔治岛上空进行考察,取得了许多有用资料。国内的电视观众如果看到了乔治岛的鸟瞰场面,那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摄影师们从这架直升飞机上拍下来的。
在长城站的施工全面展开以后,“向阳红10号”船和南大洋考察队外出考察。岛上的南极考察队人手少,任务重,力量不足,时间又很紧迫。这时,海军实习队和J 121船官兵组成的突击队动员起来了。每天有上百人登陆与考察队员们一起挥汗大干,顶风冒雪一干就是十六七个小时,个个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他们还有一支由十二人组成的技术小分队常住岛上,队里电工、管道工、木工,样样人才都有,工作细致,效率高。看到这一幕幕载入中国南极考察史册的动人情景,人们不禁赞叹:解放军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他们为长城站的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追述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时,我的耳际好象又响起了在J 121船上听过的《青年军官突击队之歌》的嘹亮歌声。这首由青年军官陈导编词作曲的歌唱道:“南大洋滚滚的波涛,汇集着我们的力量。南极洲永恒的冰川,象征着我们的坚强。啊!我们是青年军官突击队,啊!我们是团结战斗的堡垒。不怕风雪严寒,敢于连续作战,军民同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牢记党的教导,不负人民期望,发扬优良传统,为国为军争光。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与荣光。”
(续完)(附图片)
  参加长城站落成典礼的我国海军官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