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闲不住的代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09
第5版()
专栏:

  闲不住的代表
  本报记者 段存章 云南日报记 者罗杰
4月2日晚,一辆面包车冲破蒙蒙雨帘,驶向中国人民大学。车内坐着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普朝柱一行。他们是去看望在京上学的云南籍大学生的。
“开发云南需要人才。”当普朝柱听说人民大学一些云南籍学生十分关心家乡的开发建设、并渴望了解家乡的信息时,热情地说:“走,去看看!”
在人民大学的一间教室里,来自首都八所大学的一百三十多名云南籍学生坐在普朝柱周围,听他介绍家乡的情况:
“云南资源丰富,人民勤劳,但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发展速度慢。因此,重视智力开发,是振兴云南的关键。”
“三千万人民期待你们好好学本领,将来在家乡的土地上开拓进取。”
这朴实的话语感动了大学生,他们拥上前来,抢着发言,探讨家乡的明天。
忙于会外的何止省长一人,一连几天,人大代表、云南省副省长刀国栋也没有放过在京开会的业余时间。他请来被聘为云南经济顾问的在京十多名高级知识分子座谈,向他们通报全省经济形势,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商讨今后的协作方案。接着,他又到国家民航局联系建立云南航空公司的事项。
在这几天里,另一位人大代表、副省长李铮友也利用休息时间,把一本本红色聘请书送到首都几位农科界的专家、教授家里。
代表刚到北京时,大理白族自治州特级教师张微就给未见面的两名北京大学生去了联系信。一位是在北京外语学院研究生班进修的小洪,一位是北京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小黄。
原来,张微老师从北京到边疆扎根二十多年,他的事迹在人民日报登载以后,收到了许多人的来信,纷纷表示要把青春献给祖国边疆。小黄和小洪很快来到云南代表团驻地。张微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大理的情况。小洪表示回校和伙伴商量,争取“多拉几个一道去大理”。小黄打算今年毕业后到“五朵金花”的故乡当一名幼儿教师。
云南还有一位闲不住的代表,她是省第一人民医院著名妇产科医生于兰馥,利用会外时间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重点考察了医院妇产科的设备和管理。(附图片)
四川代表陈花花(羌族)在人民大会堂买到满意的纪念品。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