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自愿互利 取长补短 晋东南地区经济联合组织有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1
第4版()
专栏:

自愿互利 取长补短
晋东南地区经济联合组织有发展
本报讯 山西日报记者翟翠明报道:去年以来,山西晋东南地区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组建了一万一千多个经济联合体。他们互相联合,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这些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的范围很广,有农户与农户、农户与集体、农户与国营单位联合的;有跨县、跨地、跨省的。在组织形式上大都是股份式合作,财产所有权不变。在内部经营管理上,实行帐目公开,民主理财。合作经济的收入,大部分是在提取一定的利润作为公共积累和劳动保护、社会保险金外,其余全部按本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区参加联合体的农户,户均收入一般比联合前提高百分之三十以上。襄垣县北里信村农民戴海明,一九八三年承包村里的塑料加工厂,但不懂管理,缺乏技术,收入不多。去年,他联合韩金福和郭锁柱以技术、资金入股,参与企业管理,使这个厂的活力大增,成本不上四万元的小厂,到年底收入七万元。黎城县东阳关镇长宁村童装联营公司,联合前单家独户搞生产,一年每户只收入两千元。去年五月,全村二百多农户自愿联合在一起,生产大发展,效益大提高,全公司人均收入达一千一百元。
(《山西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