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政治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2
第5版()
专栏: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政治工作
张廷发
胡耀邦同志指出:现在全国各项工作都在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青年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不应该作许多改进?
政治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就要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破除旧的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政治工作要进一步清除“突出政治”的影响,发挥好“服务”和“保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新的时期,党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必须坚定地贯彻执行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来进行的指导方针。”这为新时期政治工作的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过去政治工作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受“突出政治”的影响很深,被摆到了“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冲击一切”,其他工作要给它“让路”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否定了“突出政治”的谬论,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这方面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有些政治干部不喜欢和不习惯讲“服务”和“保证”作用,认为这样一来,政治工作就变成可有可无、无所作为了,他们担心不提“政治挂帅”,不强调政治工作的“领导”作用,会降低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影响政治机关和政治干部的威信。
我们讲“服务”和“保证”作用,是不是降低了政治工作的地位,削弱了政治工作的作用,减轻了政治工作的责任呢?不是,这恰恰是政治工作的光荣职责和生命力所在,正是对政治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表述。政治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又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它的地位和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由本身的性质和规律所决定。同时,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党和军队的任务就是政治工作的任务,除此以外,政治工作没有独立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总任务的核心内容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两个文明”,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工作理所当然要为这个中心服务,绝不能一说“服务”,就感到不光彩。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国家的富强、为人民的富裕服务,这种“服务”从来没有降低党和军队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脱离了经济工作、军事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即使把政治工作的地位提得再高,作用叫得再响,也是不切实际的空谈。还应当看到,当前进行的经济体制等各项改革,必然要涉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触及到人们的思想、生活和习惯。在这种变革时期,就更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和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不断清除“左”的影响,克服旧的习惯势力,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所有这些,都提高了对政治工作的要求,加重了政治干部的责任。每个同志都要从思想上摆正政治工作的位置,发挥好“服务”和“保证”作用。
政治工作要进一步清除“斗争哲学”的影响,注重发现和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做人的工作的。只有关心人、爱护人,善于发现工作对象的优点和长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奋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对违犯纪律的现象,要敢于批评和纠正。但是,过去由于受“斗争哲学”的影响,把积极的思想斗争滥用了,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思想斗争。有的对群众缺乏深厚的感情和平等待人的态度,对他们中的一些思想问题,不是以疏导为主,而是板着脸孔,一味指责、压制,使政治工作失去了温暖感、亲切感;有的同志对工作对象看消极面多,看积极面少,偏重于抓问题,揭短处,甚至动不动就给处分,错误地认为这就是政治工作的战斗性、原则性;还有的把思想认识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把实际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把不同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当作资产阶级思想作风。这些都是新时期政治工作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
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与“斗争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前者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采取和风细雨、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内部存在的问题;而后者则是为了整人,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积极的思想斗争必须坚持,而“斗争哲学”那一套则必须摒弃。
政治工作要彻底清除“斗争哲学”的影响,必须坚持疏导的方针,把关心人、爱护人作为最好的政治工作,着力去做。我们的干部战士、青年一代,总的来看是积极向上、渴望成才的。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是不奇怪的,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做加油的工作,鼓劲的工作,点燃他们心中的理想之火。有了问题,要满腔热情,采取正确的方法,帮助教育他们克服和改正缺点。即使给予必要的处分,也要讲清道理,不能简单从事。那种只注意抓消极因素,乱整乱斗的办法,只会把人搞得灰溜溜的,失去进取心,甚至导致矛盾激化。政治干部要尊重群众,联系群众,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工作,注意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政治工作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邓小平同志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这精辟地阐明了思想教育与物质鼓励的辩证关系,它们既不能互相代替,又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既不能搞林彪“四人帮”鼓吹的“精神万能”那一套,又不能忽视思想教育的作用。这是我们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同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威力。就我们军队来说,有不少部队驻地偏僻,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很差。特别是现在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干部战士的家庭比过去富裕了,他们的文化水平也比过去提高了,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不注意改善部队的物质文化生活,就不利于团结和稳定部队,也不利于部队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育部队发扬革命精神的同时,要重视解决干部战士的实际问题,诸如学习问题,文化生活问题,伙食改善问题,婚姻恋爱问题,以及家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物质是基础,生活好起来了,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调动广大干部战士的积极因素。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在清除“精神万能”影响的时候,也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把物质鼓励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我们国家是个穷国、大国,经济还不发达,财力有限,许多实际问题不可能一下子都解决。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改善部队的生活条件,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因此,一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讲理想,顾大局,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教育大家特别是青年一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体谅国家和军队的困难,在物质生活的改善上不能要求过高、过急,不能互相攀比。
政治工作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搞表面文章的做法。过去由于经常搞“政治运动”,政治工作往往习惯于“运动式”的工作作风和方法,致使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等不好的风气至今还有市场。当前反映比较多的是,开会多,空表态多,没有实际意义的文电、简报、材料和统计多,检查评比、奖励活动也太多。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些事情喜欢一拥而上、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仅助长了官僚主义,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而且给基层工作造成忙乱。这种坏作风为什么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一个是有些政治干部因循守旧,习惯于过去一些做法。另一个是作风不扎实,浮在上面,怕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此外,少数同志党性不纯,沽名钓誉,把对领导机关负责同对人民负责对立起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政治工作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一样,也有个效益问题,要强调干实事,重实效。工作要一件一件地抓落实,抓出成效,多为基层排忧解难,少给基层增添麻烦。对一项工作的检查,要看效果,不要死抠时间,强求方法、步骤上的一个模式。习惯于造声势、“一阵风”、大轰大嗡,只搞一般化的号召,不务实事,工作刚布置就忙于总结经验,这些都是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东西,各级政治机关和领导干部要首先自己不做,并要制止下面做。对政治工作要实行科学管理,强调按级负责,改变那种包揽过多、统得过死、管得过细的手工业式的管理办法,减少一些指令性的工作,增加一些指导性的工作。
对于我们领导同志来说,头脑中要多一点辩证法,少一点片面性,这也是防止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理解和宣传,坚决贯彻执行,不能搞形而上学,不能“刮风”,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对工作也应该这样。形势好、工作有成绩的时候,领导干部的头脑一定要清醒,要看到潜伏的问题,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谨慎的态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