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丑牛”之志——访豫剧名丑牛得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3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丑牛”之志
——访豫剧名丑牛得草
田光
自从《七品芝麻官》搬上银幕并荣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后,豫剧表演艺术家、名丑牛得草的名字就为广大观众所熟知了。
牛得草今年五十二岁,他原是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去年7月调到湖北襄樊市,任市实验豫剧团团长。
以“丑牛”自喻的牛得草十分爱牛。他从艺四十余载,常常以牛为题材吟诗作画。在他的居室里,墙上挂的是牛,桌子上摆的也是牛,各种木雕、泥塑、塑料、编织、陶瓷等工艺品也全都是牛,俨然一个牛的世界。牛得草曾说:“我平生爱的是牛,学的是牛。牛是农民的朋友,我也要象牛一样,做广大农民群众的好朋友。”
襄樊地处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处,农民群众十分喜爱豫剧。他调到襄樊后,为了早日把剧团带成名牌剧团,确实费了大劲。每天忙到半夜才休息,几个月下来,身上的肉就掉了二十来斤。今年元旦,他在襄樊首次演出《七品芝麻官》,附近数十里的农民成群结队赶来看戏。演了几场后,他的病又犯了,演员们劝他休息几天,他却说:“那怎么行?农民观众要看戏,一定要满足他们!”
牛得草在艺术上的进取心十分强烈。为了让古老的戏剧艺术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他认为要研究当代观众心理,特别是农村青年观众的心理。为此他提出了一些设想:用电脑控制舞台的灯光、音响;吸收西方现代艺术之长,把电吉他引入乐队;舞台上的武打要见真功夫,因此拟聘请武当山的武林高手来剧团传艺……
牛得草肯动脑筋,敢想敢干。在电影上,常由一个演员同时扮演两个角色。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合二为一”。近年来,他与爱子小牛得草分别饰演七品芝麻官唐成,同台轮场交替演出。由于这老、小二牛的个头、扮相、唱做念舞惟妙惟肖,因此“台上只见一个芝麻官,谁也分不出老牛和小牛!”说到这里,牛得草得意极了,“舐犊”之情溢于言表:“用这种法子培养青年演员,最有效!观众厉害得很,你要是学得不象,他一眼就能看出来!”
看过电影《七品芝麻官》的人都记得,在审诰命一场戏中,唐成的乌纱帽被严诰命打掉了,他头上的一根小独辫突然竖起,如独木冲天。这是咋回事?牛得草说:“这是导演谢添玩的把戏,用一根细绳子拉起来的!”可不久前在舞台演出时,这小辫依然能竖起,使满场观众啧啧称奇,这又是谁帮忙的呢?牛得草告诉我,为了练出这一招,他琢磨了四个寒暑,对镜苦练了八个月,又借鉴了演员的技巧,才搞成功的。
牛得草十分尊重观众。安徽电视台为了让今年的春节联欢会别开生面,举办了个《春牛曲》的节目,邀请了全国文艺界属牛、姓牛、演“牛”的“名牛”聚会合肥,并邀请牛得草做牛会的主持人。筹演结束后,他兼程赶回襄樊登台献艺。由于旅途受了风寒,演出时有一句没唱够味儿,虽然观众毫未觉察,他却十分内疚。演出一结束,立即召开了全团大会,作了检讨:“我对不起观众!现在宣布,扣除我今夜的演出津贴!”谈到此事时,牛得草依然感到十分不安:“现在,人家观众花钱花时间看你的戏,你可要把真东西都拿出来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