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姑苏城外旅馆多——记苏州城郊农民兴办第三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5
第2版()
专栏:

姑苏城外旅馆多
——记苏州城郊农民兴办第三产业
张行端
姑苏城外寺庙多。过去,十多座名刹古寺,常常以凄凉的“夜半钟声”惊扰着游子的客梦。而今,一幢幢新落成的美观别致的旅馆建筑,错落点缀在环城的秀山丽水之间,那优美的环境、齐全的设施、整洁的床铺,可口的饮食,使旅客感到舒适自如,留连忘返。
近年来,苏州市郊四个乡的农民,适应搞活经济和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利用“天堂”近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兴办了二十八家旅馆,拥有固定床位四千张,临时还可加铺一千四百张,去年已接待旅客一百万人次,营业额达五百万元。苏州城里“住宿难”的矛盾得到一定缓解。
然而,这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办的一座座各具“功能”的旅馆。
“会议信息型”旅馆。过去,不少地方的鉴定会、学术讨论会、展销订货会等等,到苏州市来联系时,往往要吃闭门羹。现在市郊的农民来赚这个钱了。他们先后办起了十多座这样的专门接待会议的旅馆,每层楼有小会议室,楼外还有大会议室,很是方便。慕名而来的开会者,络绎不绝。每个旅馆内,都设有一个陈列橱窗:展示本乡工厂的产品,到会代表如有兴趣,可马上与他们订货;每个旅馆都配有几名信息员,看起来象是服务员,成天跟旅客们喝茶聊天,原来是在摸市场行情、经济信息。长青乡开办的坐落在虎丘山脚的云岩旅馆,利用接待各种专业会议的机会,掌握了大量发展乡村工业的信息,调剂到很多市场紧缺的原材料和技术设备,加上全乡农民的努力,去年这个乡的工业产值比前年翻了近一番。
风光旖旎的灵岩山,相传是吴王夫差“金屋”藏西施的所在。就在这座山下的一个果园内,农民办起了一个“度假村型”旅馆——果园招待所。旅馆内有文化娱乐设施,环境幽雅。开业不久,上海银行系统的工会就闻讯而来,要把房间长期包下来,作为全系统职工的度假疗养地。这样的旅馆目前已有两个,而设备更高级的别墅式度假村,今年将在金鸡湖畔、天平山麓出现。
“学生公寓型”旅馆。娄葑乡的农民了解到,现在有不少县、乡和企业重知识,选送优秀工人到苏州的大学深造,但大学里不提供住宿条件。他们马上就在丝绸工学院对门建造了一幢学生公寓,八十张双人床,还附设两间教室、上百张课桌,学生在这里住宿方便,还能有地方上课、自修,条件不亚于高等学府。
“汽车旅馆型”。这是在通向苏州城几条主要干道的入口处办的近十家旅馆,有大型汽车停车场,每天可停一千多辆汽车。
为什么苏州郊区农民兴办旅馆的势头有增无减?郊区的一位干部做了很好的概括:过去认为办工业赚钱,办旅馆油水不大。一年下来,农民看到,办工业可能一下子抱个金娃娃,但也可能是吹了一个肥皂泡;而办旅馆,一次性投资,象是栽了一棵常青的摇钱树,生意兴隆通四海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