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马关条约》与反割台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5
第3版()
专栏:今日台湾

《马关条约》与反割台斗争
江浓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相伊藤博文在《马关条约》上签字,从此,台湾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半个世纪来,置于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同胞,在大陆同胞支持下,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
据史书记载,当台湾百姓听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后,“若午夜暴闻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集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人们鸣锣罢市,发檄文声讨清政府卖国丑行,表示抗日决心:“宁可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但是清政府明令大陆军民不得援助台湾军民抗击日军侵占。于是,以丘逢甲为首的地方士绅不得不于5月25日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推举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意图保台。5月29日,日军在基隆以东的三貂角登陆。6月7日台北失陷,6月17日台湾总督府成立。台湾民主国仅十几天便夭折。台湾军民推总兵刘永福统帅官兵和义军,到处组织抗日武装,进行轰轰烈烈保家卫国的战斗。这场斗争达半年之久,由北到南,在台北、新竹、彰化、嘉义、台南等地展开。众多英雄壮烈牺牲,损失惨重,城池相继陷落,但也使日军死伤三万二千三百多人。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台湾之后,对台湾同胞进行了残酷的殖民统治。几十万台湾的平地汉族和山地少数民族同胞被枪杀和关押。但台湾同胞从来没有在铁蹄下屈服。在所谓“平定”以后,各地的武装斗争几乎没有停止过,“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其中公开记载的就有二三十起。规模较大的有1895年宜兰起义、1896年云林起义、1898年番仔山起义、1902年嘉义起义、1907年北埔起义、1912年土库起义、1913年苗栗起义、1915年西来庵起义(即噍吧年事件)、1930年雾社起义等等。受大陆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国际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台湾同胞的反帝斗争更加蓬勃发展,蒋渭水等知识分子1921年创建了“台湾文化协会”,唤起民族的自觉。许多青年创办进步刊物,宣传新思想、新文化。1927年建立“台湾农民组合”,1928年建立工会组织,1928年成立了台湾共产党。各阶层人民采取各种形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统治,要求台湾回归祖国。他们虽被残酷镇压,但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总督安藤利吉代表日本政府同中国政府代表陈仪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签字,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台湾重归中国版图。为反割台进行了半世纪斗争的台湾同胞,燃灯放炮,敲锣打鼓,舞狮游行,热烈庆祝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父老带领子孙烧香祭告祖先,实现了重做炎黄子孙的宿愿。这些由衷的欢欣充分表现出台湾同胞爱国主义的精神,表达了台湾人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也证明了日本殖民统治者对台湾同胞实行的“皇民化”政策是彻底失败了。
九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马关条约》的耻辱,也永远不会忘记台湾同胞为保卫祖国和家园所做出的光辉业绩。现在,中国人民是站起来了,但远不是国强民富。中国至今也仍未达到真正的统一,这种令人痛心的分裂局面不应再继续下去了。目前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齐心合力建设强大的国家,早日实现统一大业。使我们的伟大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