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穿衣吃饭量家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5
第8版()
专栏:

穿衣吃饭量家当
李云青
每当报章生出某些“新口号”,我总要“对号入座”地想想自家。
就说提倡“高消费”吧。对于那些人口少、工资多的小家庭,确实收入到万的专业户,全国知名的富裕村,特别是以“短、平、快”手段赚钱有方的某些人士……可谓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然而,对另些人,恐怕就“时宜”尚早吧?他们并非不欲为,而是不能为也。
最硬邦的还是数字。以敝县天津市静海为例,年人均收入四百六十五元,每人每月支付能力是三十元冒点头。这还是全国第三大城市的郊区县呵!其它省、县呢?边远省、县呢?总之,说中国富起来的“理据”,该到有代表性资格的八亿多农民那里去找。不要忘记,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八亿农民生活得怎样?是个尺度。现在,有些人一说起农民来,好象人人都富得不得了。当然,比起“穷过渡”的时候,日子是好过得多了,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也只是吃饭穿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有一小部分人也还有待于“解决”。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农村还有几千万人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农村富起来的只是一部分人,绝大多数人,还谈不上富。在这种情况下,“高消费”的口号,喊到八亿多农民的耳边,胸怀宽广的,理解;作为“目标”说,点头。然而宣传过头,也颇耸动人心的,说不定会产生“致幻作用”,愣拿梦境当现实。在生产还未“突飞发展”的情况下,片面追求高消费,是相当危险的事情。我们是十亿人口的大国,勤俭建国,将永远是我们的国策。所以,还是应该大力宣传艰苦奋斗,励精图治,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为社会多作创造和贡献,在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上,求得生活的大改善,大提高。社会上东西多起来了,手里真正有了钱,完全不会消费的人,怕是很少的(现在在一些富裕地区对高档商品的大量要求就是明证)。即使不会,也很快会学会的,何须去“大力”提倡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