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邓小平会见姆维尼纵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也是人民的要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6
第1版()
专栏:

邓小平会见姆维尼纵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也是人民的要求
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能说是搞社会主义。国内政策主要有两条: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进行改革。搞改革,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柴世宽)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今天强调说,我们搞经济改革,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
邓小平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坦桑尼亚副总统兼桑给巴尔总统阿里·哈桑·姆维尼进行了近一个半小时的谈话,纵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
姆维尼在1973年作为坦桑尼亚卫生部长来中国访问时,邓小平曾同他会面。今天两人再次相见,互致问候。
邓小平对姆维尼说,你是1973年秋天来中国的,我那年2月从江西回到北京。
“文化大革命”把许多老干部打倒了,关进了牛棚,我也在江西呆了几年。
姆维尼说,他对那次访问的情况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这次来想多看看,多听听,因为中国的改革特别引人注目,你是这场改革的设计师”。
邓小平笑着说:“改革是大家的主意,也是人民的要求。”
邓小平接着回顾了新中国经历的曲折道路。他说,建国后,我们搞土地改革、合作化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干得很好。到了1957年,“左”的思想抬头,1958年“大跃进”带来了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很少。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了经验教训。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我们要坚持,一直到共产主义。这是我们过去闹革命的最大目标和理想。
在谈到建国以来最主要的经验教训问题时,邓小平指出,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他说,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能说是搞社会主义。他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国内政策主要有两条:政治上发展民主,经济上进行改革,相应的还有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
邓小平在向客人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之后说,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提出了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方针。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搞闭关自守,就不可能发展。我们要实现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科学成果和资金是不行的。
他接着说,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城市的改革很复杂,而且有风险,特别是我们的经验不足,我们的社会过去闭塞,造成信息不通。城市改革每走一步,每项措施,都影响千家万户。但是有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作借鉴,加上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可以避免大的错误。我们确定了一条原则: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不移;步子要稳;发现问题就赶快改。
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干的是中国几千年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经过三年五载就能判断改革的成败,但我们相信会成功的。我们不靠上帝,而靠自己努力,靠不断总结经验,坚定地前进。
姆维尼对邓小平说,他这次来中国访问,是要从中国的经验中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他说他今天同邓小平主任的谈话和昨天同赵紫阳总理的会谈使他获益非浅。他说,的确,社会主义并不是要大家来平分贫困,而是应当促进生产上的革命,从而让人民得到实惠。姆维尼还介绍了坦桑尼亚人民在尼雷尔总统领导下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情况。
邓小平说,我相信,你们也会好起来的。中坦之间的关系是老朋友、老战友的关系。他请姆维尼副总统回国后转达他对尼雷尔总统的问候。
国务委员姬鹏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芮杏文等参加了会见。在座的还有姆维尼的主要随行人员。(附图片)
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
新华社记者 李生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