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新格局与高效益——从合肥联大看社会办学的生命力(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7
第3版()
专栏:

新格局与高效益
——从合肥联大看社会办学的生命力(一)
王传寿 鹿舫
外地人也许难以理解:合肥联合大学(下称联大)首届本科生毕业,为什么被评为合肥地区1984年十大新闻之一?
联大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
——它靠地方计划招生,学员从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的、成绩接近普通大学录取分数线、本人能在合肥市内解决住宿问题的考生中录取。今天,它已由1980年10月刚创办时的三个系、三百多名学生发展到六个系、二千一百多名学生。假如合肥市每年有一千名青年考上了大专院校,那么其中五百人胸前佩戴的是联大的校徽。
——它实行走读,对学生不包吃、不包住、不包医疗,扔掉了普通大学那沉重的后勤包袱。它刚创办时只有二十平方米的建筑物。今天,它的“家”也不过是四千六百平方米的教学楼和一幢即将交付使用的实验楼。
——它对毕业生不包分配,而通过招聘制、合同制、择优推荐、自谋职业等多种“供需见面”的渠道,为用人单位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去年8月,首届毕业的三百五十七名本科生被大大小小的机关、企业录用一空。
——它没有庞大的专职教工队伍,也无臃肿的办事机构。教师实行聘任制。刚创办时全校只有两名专职干部,今天全校专职教工也不过八十余人。
——它用自费公助的办法解决办学资金问题。每个学生每年缴纳学费五十元,这是家长们能够负担得起的。省、市人民政府每年补助每个学生一百到二百五十元,这是地方财政力所能及的。据统计,安徽的普通大学每培养一名学生,国家每年平均要花一千七百元。基于这样的事实,人们不能不佩服联大经济效益高。
安徽省省长王郁昭说:联大一不是可有可无的,二不是短期的,三不是普通高校可以代替的,关键是要保证教学质量。今天,联大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授课进度、学时要求、实验科目、考核和升留级制度,已全部依照教育部的规定进行。经过多次各校统一出题考试,联大学生的成绩普遍接近或相当于普通高校学生的成绩。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为什么联大只用普通大学五分之一的经费,培养出了质量与普通大学相近的人才?有一点所见略同: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使得联大从体制上给了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适当收点学费,意味着学生不能躺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毕业生,意味着通过竞争来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更深程度上的结合。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了“铁饭碗”的观念被破除了。有个名叫郑国平的青年,是合肥市郊区一户农民的遗孤。为了上联大,他变卖了部分家产,缴足了四年的学费,并买了一辆自行车。他白天按时来上课风雨无阻;夜晚寄宿在市区的亲戚家中,挑灯苦读。他说:“我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拚命干,但我对未来又充满信心。”这样的学生当然不易产生“上了大学该松口气”的思想。他们那根学习的弦一直绷得很紧。联大环境监测专业杨本宏等同学,入学第一学期的数学作业比老师布置的多做了一两倍,有一千多道题。微生物专业的同学在实习时,常常是早晨七点钟进试验室,中午接着干,直到晚上九点钟才出来。
联大的学生认为:我们现在的大学,固然只能用考分来录取学生,但未来的社会选择人才,看的却是你解决社会实际难题的本领。他们不轻视考试分数,也不忽视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去年7月,合肥胶木厂为解决酸洗铜件工艺废气、废液净化排放处理技术问题公开招标。联大理工系学生赵吉友、宁峰主动揭榜。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资料准备工作,进行了多次采样分析和试验。今年初,他们所承包的项目通过了由合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评审鉴定,受到了奖励。对于他们在校期间就能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产、科研实际相结合,从而为社会经济建设出力这一点,有关专家尤其赞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