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贵州威宁县《引进资金技术联合开发资源公告》在本报刊登后 各地千余科技人员要求去威宁 该县采取“既招女婿又保儿子”的政策,对新来和原有的知识分子一视同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8
第3版()
专栏:

贵州威宁县《引进资金技术联合开发资源公告》在本报刊登后
各地千余科技人员要求去威宁
该县采取“既招女婿又保儿子”的政策,对新来和原有的知识分子一视同仁
本报讯 据贵州日报报道: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引进外地人才,稳定本地人才。
威宁自治县地处高寒山区,文化教育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各种人才奇缺,经济发展缓慢。全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占52%,去年报考高等院校的考生,达到录取线的仅十九人。这种现状,已经成为威宁自治县振兴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的严重障碍。为此,中共威宁自治县委和威宁县政府决心采取措施,在全国招聘人才。去年9月11日,他们在《人民日报》刊登《引进资金技术联合开发资源公告》。短短的几个月内,有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一千六百七十多名科技人员来函要求到威宁工作,其中有的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有的还不远千里自费到威宁考察,签订工作合同。县委和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复函近一千件,初步同意招聘科技人员一百九十人。到3月上旬止,签订合同到威宁支边的知识分子已达七十七人,到职上班的有四十一人。
威宁自治县在招聘人才工作中,特别注意“合理”二字。他们对大中城市的科技人员,积极招聘,热情接待。对本专区兄弟县要求到威宁工作的科技人员,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安心本地工作。对外地的应聘人员,除政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外,在经济上也给予适当优厚待遇。
在招聘外地科技人员的同时,威宁县委、县政府还切实抓好在本县工作的知识分子的工作,不因“招来女婿”而“赶走儿子”。去年各级党组织在本县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五十八人;给三十七名知识分子的子女解决了就业问题;新分配给知识分子的住房三十五套;根据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给予适当的符合规定的经济补贴和其他生活照顾。因此,原在威宁自治县的知识分子能安心工作,并和新来的同志搞好团结,共同为开发山区作出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