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剑川农民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8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剑川农民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云南省白族聚居的剑川县,近两年出现农民投资建校改善办学条件的可喜现象。1983年和1984年两年间,全县农民建校投资达三十四万七千五百多元,汇同省、州、县政府的拨款,新建校舍五千一百二十多平方米,修复一万五千四百多平方米危房,全县中小学校舍不足和破烂陈旧的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
这个县有二百三十七所小学、六所中学(包括高中、初中和农技中学),许多学校学生缺少教室,老师缺少宿舍,虽然省、州每年都拨款给这个县发展教育事业,但面广点多,很多农村小学发展缓慢。县委针对这一问题向全县发出号召,发动群众投资建校。各乡纷纷响应,有的拿出全部国家征购土地后获得的补偿费;有的乡拿出集体存留的资金;有的乡拿出集体财产收回的折旧费;缺少资金的山区群众,便投工投料,采用不同的方式,支持建校办学。
金华镇南门街道办事处,去年一年就筹集了八万五千元资金,在护城河北岸建起一所花园式的学校,并按城市小学的规划,分设有教室、电视室、阅览室、教员休息室、乒乓球室等,同时还给教师建了新宿舍和食堂,新做了一百六十张课桌。东岭区金星乡共筹集十三万元资金,建起一座使用面积达二千一百平方米的校舍。甸南区天马镇平均每人为建校捐献了二十个土基,同时还筹钱买来钢管,给学校师生安装了自来水。
(赵振王 朱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