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记沈阳市皇姑区信访办公室副主任顾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8
第4版()
专栏:

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记沈阳市皇姑区信访办公室副主任顾敏
本报记者 张锦川
信访工作是平凡的,然而在平凡岗位却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信访办公室副主任顾敏,就是一位在信访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的人。
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顾敏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她常说:“为来访群众办事,不能说在嘴上,要挂在心上,切切实实地一件一件为他们解决问题”。一个中秋节下午,同事们都忙着回家过节了,她突然在区委大院发现一个推着小车,带着一家老小,面目消瘦的年轻人。她主动把他们请到接待室。经询问,原来他们被街道办事处以无职业为由动员下了乡,后来生活困难,又经批准回了城。半年来,他们的工作和住房都无着落,一直流浪在街头。有人告诉他们区委是党的机关,去找找看。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到区委。顾敏看到他们满面污垢,衣衫破旧,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今天正值阴历八月十五,别人下班后都团圆过节去了,他们却连个栖身之处都没有。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信访工作人员,理应替群众排难解愁。她给他们安排好住处后,还上街为他们买了月饼,让他们在接待室过了中秋节。第二天一早,她立即向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一、他们是少数民族,房子问题由统战部门负责解决;二、下乡是由街道动员走的,街道办事处应负责到底。顾敏找办事处,办事处感到为难。她就找区委书记,得到区委领导支持。统战部门批了八百元钱盖房子,可八百元钱怎么够呢?她又跑到房管局,替他们买了二间旧房子,拆下砖瓦木料,然后由街道办事处负责盖起了一间半房子。这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了进去。
研究上访者心理解决老大难案件
郭某原是辽宁省商业厅某厂工人,其长子1973年在小学念书时,因踢办公室的门,被老师董某拽住,挣脱后摔倒,头部受伤,未及时治疗,造成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为此郭某十二年来一直上访,纠缠不休,多次到省委和中央告董某故意伤人,要求法办董。面对这种情况,顾敏分析了郭某的要求,摸清了她的心理。郭某为什么要告董呢?一是要求处分校长和肇事老师,出出气。二是想要一笔钱。顾敏觉得,尽管她态度恶劣,要求过高,但也有合理的一面。当时郭某的对立情绪很大,说不上几句,非打即骂,没人敢接触她。为了把事实弄清楚,顾敏知难而进,不怕碰钉子。她首先从消除郭某的对立情绪入手,主动接近她,到郭家登门走访。一次,二次,三次……都吃了“闭门羹”。当第六次去她家时,郭某终于被她的热情打动了,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问题。她说:我上访十二年,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热心的人。顾敏经过多方走访调查,查清基本事实与原调查结果一致,郭告董故意伤人与实际不符。为了使郭某心服口服,她又请教了辽宁省法律顾问处等五个部门。他们认为,教师与学生是师生关系,老师拽郭某之子到办公室,是为了教育他。双方一拉一挣,用力过猛,董失手后使学生摔伤致残的,不属故意伤害。经研究决定,给予肇事老师以适当处分,对郭某给予经济补助,对郭某的错误也进行了严肃批评,使这个拖了十二年之久的老大难案件终于于去年4月得到解决。
去年年底,顾敏作为信访工作战线的代表,光荣地出席了辽宁省劳模大会,并被命名为省劳动模范。党和人民给了她应有的荣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