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大力发展海洋养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8
第5版()
专栏:论坛

大力发展海洋养殖
刘恬敬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重要鱼类资源已经衰退,出现了鱼体小型化、低龄化和性成熟加快的现象。在当前海洋捕捞业不可能有大的增长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海洋养殖是当务之急。
建国三十五年来,我国海水养殖的科研与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海水养殖面积已从三十七万亩扩大到二百多万亩。1983年海水养殖产量已达五十四点五万吨,海水养殖在整个水产生产中所占比重,已从前几年的6%上升到10%。我国海带与紫菜的养殖已经成为“海上农业”,有了成套先进的养殖方法和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近几年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发展更快,已成为继海带、紫菜之后的第三大养殖业。对虾增殖放流的研究也取得进展,大规模放流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国对牡蛎、缢蛏、泥蚶、花蛤、贻贝等有传统养殖经验,可以说,我国发展海洋养殖的条件已经具备。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养殖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发展海洋养殖业涉及的学科很多,又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随地点和时间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趋利避害,争取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经济效果。
我国沿海有两个重要地带,一个是沿岸带,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另一个是大陆架海域。这两个地带的情况不同,应该区别对待。
潮上带主要指沿海港汊及低洼沼泽地与盐碱地。这一地区应加以改造,建各种养鱼池和养虾塘。养殖方法应以中小水面精养为主,重点发展梭鲻鱼、遮目鱼及对虾养殖业。这个地带的开发工作可与商品鱼虾基地的建设同步进行,并要与饵料工业的发展相适应。
潮间带是大潮低潮线至大潮高潮线的滩涂地带。它是我国四大传统贝类的养殖区。这里的群众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贝类是高产品种,潜力很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同时是紫菜宜养地带。开发利用这个地带的前提是进行滩涂确权。
潮下带是指理论基准面以下至负十五米深之间的地带。这里原是海带、裙带菜、贻贝和牡蛎的筏式养殖区,并适宜发展鱼类网箱养殖,水底还有丰富的文蛤、毛蚶及海珍品资源,养殖的潜力也很大。
大陆架海域历来是我国重要渔区,除海洋捕捞外,适宜进行鱼类孵化放流或放牧式生产。可将人工苗种放养海上,使其在饵料丰富海区加以肥育,以提高资源量。植物食性鱼类、梭鲻鱼、洄游性小的鱼类、鲆鲽类、鲷科鱼类以及对虾都是放牧对象。还应发展人工鱼礁渔场,注意品种搭配,建立合理的渔业生态结构,同时加强对整个海洋鱼类资源的合理捕捞,实行产、供、销,渔、工、商一体,把我国海洋渔业生产搞活搞好。
渤海是我国的内海,具有重要的战略、经济地位,我们应当首先把渤海的养殖工作搞上去,尽快把渤海建设成以对虾为主,兼顾鱼、蟹、贝、藻的综合养殖区,为渤海沿岸大中城市、工矿区的人民提供更多的水产食品,为黄、东、南海以及整个经济专属区的农牧化提供经验,把我国沿海建成种植园和鱼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