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兼顾三者利益改革健康发展 承德矿山机械厂实行改革以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9
第1版()
专栏:

兼顾三者利益改革健康发展
承德矿山机械厂实行改革以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本报讯 记者艾丰评述:如何保证企业改革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承德矿山机械厂的经验是:必须坚持兼顾三者利益的根本原则。
这家工厂是有两千名职工的中型企业,从去年7月开始进行企业改革,现已取得明显效果:1984年上交国家税利二百二十五万元,比上一年增长65%,企业留成七十九万元,比上一年增长35%,职工人均收入一千零九元,比上一年增长26%。上交国家的、企业自留的、职工分配的,这三部分增长速度的比例大体是5∶3∶2。今年第一季度形势更好,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95%。
他们的做法可以用“四条线”、“两统一”、“三兼顾”来概括。
从改革开始,这个厂就明确地划了不可突破的四条线:第一条,国家下达的利润指标,只能完成,不能减少。第二条,每百元成本中的工资含量不能增加。第三条,职工收入增长速度一定要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第四条,要保持和提高工厂固定资产的原值,不许搞掠夺式经营。
工厂对各车间、各部门分别实行了五种形式的承包制,上述精神,同样适用于这些承包单位。
这“四条线”可作这样的通俗解释:经济改革不是变着法儿掏国家的腰包,也不是变着法儿掏别人的腰包,而是通过干好工作,多作贡献,从中适当扩大自己的腰包。
从承德矿山机械厂的经验看,把国家利益摆在第一位,这不仅是厂长的责任,也是每一个管理干部,每一个普通职工的责任;不仅要落实到思想上,更要落实到能够使三者利益一致的制度上。这样,关心国家利益就可能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避免厂长屈服于小团体利益的压力。
记者问:“作为厂长,你现在怕什么?”
章兴泉答:“怕涨价。”原材料涨价,成本高,就要赔钱。
又问:“你们怎么对待微利和无利的产品?”
他们回答:承德矿山机械厂有四类产品。第一类,拳头产品,如干燥机,利润率较高。这个“拳头”当然握紧不放。第二类,方向产品,如悬挂输送机,利润率不低,而且市场广阔。这要大力开发,目前正在消化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第三类,微利产品,如沙石洗选机。从工厂本身看,油水不大。从社会效益看,可为国家换取外汇,将来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因此,仍然不能放松。第四类,无利以至亏损的产品,如天车。从工厂盈利角度看,应该甩掉;从社会需要看,是紧缺产品,因此仍要完成指令性计划,并从内部挖潜中找效益。“干燥机,我们要求降价,天车,我们要求提价,上级都不批准。我们现在是以赢补亏。”
讨论中,大家分析了这种情况:我国价格体系刚刚开始调整,产品苦乐不均情况,一时难以消除。如果企业只考虑自己眼前的经济效益,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不考虑社会需要,就会给改革制造障碍。企业只有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为宏观改革作贡献,而宏观改革的进展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同承德矿山机械厂干部、科技人员的接触中,记者受到这样的启发:城市经济改革,从“破”的方面说,就是企业不吃国家“大锅饭”,职工不吃企业“大锅饭”;从“立”的方面说,就是按照兼顾三者利益的原则,建立一套发挥企业活力,行使企业自主权的制度。实现三者利益的统一,是企业改革的目标,企业改革的内容,企业改革的途径,也是检验企业改革的标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