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系统知识和元系统知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19
第5版()
专栏:

系统知识和元系统知识
王兴成
现代科学知识的分类,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标准,它不是根据知识的学科性质,而是按照知识是否系统化及其系统化的程度,把科学知识区分为三种类型:前系统知识、系统知识、元系统知识。
前系统知识。各种各样尚未系统化的知识,都称为前系统知识。打开一天的报纸,我们浏览各种新闻报道,涉猎各种消息和知识,这些大多属于前系统知识。这是把某一事物和现象作为独立存在的对象进行考察和报道的。这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开始阶段,知识发育的第一步。这是对各种事物进行直接观察得来的知识,大多系经验性知识。这种知识的结构比较简单。生产、传递、接收和使用这些知识都较为容易。前系统知识尚未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加以系统化,尚未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而,前系统知识经过一番认真的加工制作,就可以成为系统的科学知识。
系统知识。各门学科和专业的知识,均属系统知识。打开一部教科书或专题论著,这里讲授和论述的大多是系统知识,这里考察的是各种事物群和现象群,这里研究的是各类系统。这是人们认识的深化阶段,知识发育大大向前推进了。这里,人们已从对于事物现象的考察,深入到对于事物本质的研究。这样产生的知识,反映了有关事物的系统规律,揭示了各种事物的系统规律,这是科学发展的成果。达尔文的进化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各种社会理论、经济理论、政治理论等等,都揭示了有关事物和现象的系统规律,都是系统知识。这是一种理论化的包含更多真理的知识,它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前系统知识发展到系统知识,进化的路程并未走完,知识发展的崭新阶段——元系统知识出现了。
元系统知识。这是研究多种系统的知识。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控制论和信息论等均属此列。
打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所著《论系统工程》一书,这里论述的大多是元系统知识。这里研究的知识系统众多而广泛,它们包括:(1)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2)社会(系统)工程;(3)军事系统工程;(4)信息系统工程;(5)科研系统工程;(6)农业系统工程;(7)计量系统工程;(8)标准系统工程;(9)人才系统工程;(10)环境系统工程;(11)行政系统工程;(12)法治系统工程;(13)科学学;(14)思维科学;(15)人体科学;(16)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17)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等等。
显然,钱学森等在这里考察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对于这些系统的研究,按传统的科学分类,属于完全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其具体的知识带有根本不同的学科属性和特点。然而,所有这些知识,都在“系统”这一横剖面上统一起来了。人们的认识活动从“单一中心”走向“多中心”,从系统知识过渡到了元系统知识。
元系统知识考察的对象是多种事物群和现象群,是多级系统集,是各种各样的系统统一体和综合体。这里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对于关系的研究成为这类知识的基础。这里,重视事物和现象的动态研究,对它们的发生、发展和消亡,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全过程的考察。这里,综合占了优势,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综合。元系统知识的横向性十分明显,在系统属性这个横剖面上,伸向各种各样的系统。这种知识的多质性也很突出,它既研究自然系统,也研究社会系统;既考察物质系统,也考察精神系统;既分析客体系统,也分析主体系统,等等。元系统知识理论上的多质性,就形成应用上的普适性,使它几乎适用于一切系统,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功效。
从前系统知识到系统知识,再到元系统知识,这是知识发育链条上密切相连的三个环节,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们决不可以轻视前系统知识的积累,获得知识正是从这里开始的。然而,人们又决不可以,也决不会就此止步,必须把前系统知识推进到系统知识阶段,使认识深入到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系统知识武装起来的人们,由于掌握了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所以我们要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重视人才的专业化。元系统知识的兴起,开辟了知识发展的新阶段,提出了人才专业化的新要求。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主客观世界,掌握和应用元系统知识,就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合理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