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中国就是我的家——访爱泼斯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20
第3版()
专栏:

中国就是我的家
——访爱泼斯坦
本报记者 柏生
迎着和煦的春风、暖融融的阳光,4月16日上午,我和《中国建设》杂志副总编辑张彦,一同来到西郊友谊宾馆,看望刚刚风尘仆仆回到北京的爱泼斯坦,提前祝他生日快乐——今年4月20日是他的七十寿辰。
爱泼斯坦身着墨绿和黑色方格的衬衫、浅灰色的裤子,稀疏的头发已经斑白,但两眼炯炯有神,一张含笑的脸庞上,显出老人的温和慈祥。他一面亲切地招呼我们在他的小客室里坐下,一面立即忙着自己动手去煮咖啡。这时,我环顾一下布置得古色古香,但稍显零乱的房间,突然涌上我心头的是:房间的女主人——他亲爱的老伴邱茉莉在半年前病逝了。爱泼斯坦和他的妻子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付出过许多心血的。特别令我感动和敬佩的是,他刚刚含泪办完了妻子邱茉莉的丧事,第二天就踏上旅程,乘上南去的列车,奔向长江之畔的武昌,参加关于另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史沫特莱的学术讨论会。
我们的谈话,就从他这次参加中国记协和《中国日报》组织的一批四十年前来中国访问过的美国记者重访延安、重庆、南京、上海等地的活动开始。爱泼斯坦真不愧是一位出色的老新闻战士。谈话间,我看到他敏捷地从书桌的抽屉中找出了一叠叠分门归类好的采访笔记和一册册沿路拍摄的照片,他欣喜地对我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访问机会,旧地重游,我的感触实在很多。我又一次看到中国人民新的腾飞。”
“四十年前,我从中国的南方往北方走,最后到达延安。这次是从北方向南方走。我们先到延安,再到重庆,沿着三峡来到武汉,再到南京、上海,然后回到北京。沿路我看到中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到处生机勃勃,到处充满活力!城乡市场十分活跃,充分显示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停顿了一下,他直率地笑着说,“当然,有些东西,价钱较之前两年是贵了点。但我看到经济改革带来的发展和变化是巨大的。就拿延安来说吧,四十年前,我去时,除了马车外,街上几乎难见到一辆汽车。可是,现在小卧车、吉普车、大卡车满街跑。许多农民家里都买上了电视机和录音机。”
谈起重庆,他兴奋地说:“重庆的变化那就更大了,过去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在这座雾山城中住过的那些用竹子、泥土、篱笆围起的简陋住处,现在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工厂林立,商店毗连。当年的老重庆很难再找到了。遗憾的是,我看到我们和宋庆龄当年一起工作过的保卫中国同盟的旧址却因年久失修,而变得很破旧啦!”
谈到武汉,无论是长江大桥,楚文化古迹,还是中小城市的建设和古文化历史,都给爱泼斯坦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在南京,他登上三十多层高的金陵饭店,观看金陵夜景,想起战火纷飞年代,在硝烟弥漫的前线,他在山东运河之畔台儿庄战场上,度过的那段难忘的战地采访生活。
爱泼斯坦高兴地从卧室里拿出他这次在上海访问时,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十岁儿童陈挺为祝贺他的七十寿辰送给他的一张裱好的巨幅书法卷轴,还有一张七岁儿童送给他的画着神态逼真的可爱的“老寿星”的彩色画像。他欣喜地说,看到中国新的一代朝气蓬勃、茁壮成长,感到异常喜悦和对未来的中国充满信心。
胡耀邦总书记出访澳大利亚临行前,特别留下了一封致爱泼斯坦同志七十寿辰的贺信。这使爱泼斯坦十分感动。耀邦同志在信中热情地说:“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岁月里,您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您为宣传社会主义中国所做的大量的、成绩卓著的工作,为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杰出的榜样。在十年浩劫中,您蒙受如此重大的冤屈,然而丝毫没有动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热爱和信赖。您不愧为坚贞的国际主义战士和忠诚的爱国主义公民。我衷心祝愿您健康长寿!”
当我们谈起中国领导人和人民对爱泼斯坦半个世纪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由衷感激,爱泼斯坦自己也很动感情。是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党,为了表彰爱泼斯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决定于4月20日,由宋庆龄基金会、外国专家局、文化部外文局和《中国建设》杂志社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为他举行七十寿辰庆祝活动。
谈到这里,爱泼斯坦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他从沙发上站起,满怀深情地说:“我出生在波兰,能在北京度过七十寿辰,感到格外高兴。”还在他两岁的时候,他就和父母来到中国的天津。十五岁时,爱泼斯坦就在《京津泰晤时报》开始新闻工作的生涯。从排版、校对到采访、编辑、写社论,他几乎什么工作都干过。
“您对在中国的记者生涯中,哪一段记忆最深?”我笑着问爱泼斯坦。他说:“在中国的采访中,令我最难忘的是1944年初夏的延安之行。因为这是影响我一生走上革命道路的一次重要访问。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当时我就坚信反动派不能统治中国,新中国一定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诞生。”他当时把在延安和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见闻写成了一篇篇出色的通讯,发表在《纽约时报》等美、英、澳大利亚等国的大报刊上。
门窗敞开,我看到春风吹着他身上仅穿着的那件花格衬衣,问他冷么?他笑了,说自己身体很健康,喜欢新鲜空气。然后,他又继续谈起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他说:“是中国人民哺育了我,教育了我,并给我为人民服务的机会,使我的生活充满了丰富的意义。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就是我的家。正是这种深厚的感情,使我终于在1957年申请加入了中国籍,并以此自豪。”他和妻子收养了两个中国孩子,现在还有了个外孙。他们组成了一个中国式的家庭。
我凝视着他那双深邃的目光和突出的前额,感到他的睿智和充沛的精力,仅《中国建设》杂志的出版,该凝聚了他多少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啊!爱泼斯坦夫妇是应宋庆龄的邀请,于1951年3月参加《中国建设》杂志的创办的。1979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建设》杂志社的总编辑。为了办好这本杂志,向世界人民报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辛勤工作,使这一杂志已从只有一种英文版增加到有七种文字版,发行到世界各地,成为我国对外宣传很有影响的一个刊物。
在繁忙的新闻工作之余,爱泼斯坦还努力从事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他的著作《从鸦片战争到解放》、《人民之战》、《未完成的革命》、《西藏的转变》等都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和好评。他还参与了《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选集》英译本的定稿工作。他现在正为撰写《宋庆龄传》做准备呢!
爱泼斯坦献身中国革命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在风风雨雨的年代里,他和中国人民同患难共欢乐,古稀之年,犹壮心不已。他是我们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榜样。(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