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各国体操后备力量的检验——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20
第3版()
专栏:体育

各国体操后备力量的检验
——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观后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历时三天的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记者听到的议论几乎都是——水平不高!为什么这样讲,恐怕有如下一些原因:
其一,参加比赛的多为二流选手,赛场气氛不够热烈。
体操运动的发展是以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为周期的,每逢“奥运会年”,国际体联都要研究改变规定动作,在奥运会后的第一年开始执行,使用到下届奥运会为止。为此,各国体操队常常利用这个机会调整队伍,锻炼新人。美国男队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得团体冠军后,维德玛尔、盖洛德和哈通等四名主力相继退役,中国女队也少了老将马燕红、吴佳妮和陈永妍,日本队青黄不接的现象更为严重,于是,各队都用一些“生面孔”出阵。加之新规定动作执行只有几个月,其特点和要求究竟应当如何理解,大家都在探索,日本、罗马尼亚和加拿大等队都开动摄象机,抢拍各队练习规定动作的镜头,有意保留王牌不亮,已成体操比赛的常事,这当然难以反映各国体操队伍的真实水平。
其二,男子选手中国的杨岳山和苏联的科科林,女子选手苏联的辛尼科娃、中国的杨艳丽和罗马尼亚的达娜,表现较为突出,可以说基本上具备了参加世界大赛的实力。除此以外,绝大多数新手的水平与老队员相比差距较大。尽管有些人很快就要被推上主力阵容接班,但是人们现在还看不出锋芒毕露的迹象。其主要表现是基本技术和素质有待提高。
中国女运动员在基本姿态、体操意识和表现能力上,显得发紧发僵,不如苏联和罗马尼亚选手沉稳大方,临场自我控制和掌握节奏方面不够成熟。许叶梅的自由体操本来很有希望夺冠,不料决赛中两次踩线犯规。王晓燕在最后一次做自由体操时,体力消耗已很大,助跑很不紧凑,以致空翻两周不到位,“拍”在地毯上。男队的张智辉跳马也出现过不应有的“险情”。此外,周秋瑞和傅鲁明急于想把动作做好,分别在跳马和双杠上挂了彩,被迫中途弃权,假如是在世界大赛上发生这种意外减员,其损失将很难弥补。
就比赛本身而言,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水平的确不高,但它检验了各国体操后备力量,仍然很有意义。中国队教练张健说,从这次邀请赛看,中国的年轻选手今后既要发展难度,又要提高动作质量和稳定性,二者不可偏一。(附图片)
中国选手张智辉在上海国际体操邀请赛比赛中的双杠动作。
本报记者 汪大昭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