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不寻常的五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20
第7版()
专栏:津巴布韦通讯

不寻常的五年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今年4月18日,是津巴布韦独立五周年纪念日。节日前夕,经济捷报频传:农业在去年大旱之年夺得丰收,烟草、棉花收购量创历史最高纪录,矿产品出口值高达四点五八亿津元
(一津元合六十五美分),为历史最高水平。今年的工农业形势正进一步好转,将给独立日纪念活动增添欢快气氛。
在过去五年中,津巴布韦经济发展过程迂回曲折,呈“马鞍形”。国民生产总值第一年增长率是11%,第二年为12%,其速度之快,曾被世人叹为奇迹。但第三年骤降为2%,第四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最后一年,估计可回升到6%以上。世界经济衰退和持续三年的严重干旱,是导致津巴布韦经济形势逆转的原因。专家们曾预计上述两个消极因素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起作用,没料到经济好转会来得这样快。这表明津巴布韦人民为恢复经济进行了辛勤的努力,而津巴布韦的经济也具有相当的实力和活力。
津巴布韦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工农业比较发达,部类齐全,产品自给率高。在商店物品充盈的货架上,大都是当地产品,进口货极少;马路上流水般疾驰的汽车,多数是在本地装配的;远销世界各地的商品中,不仅有服装、家具,也有钢铁和机械。通常年份,全年进出口总额在二十亿美元左右。对一个只有七百五十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经济的相对发达和政府对群众生活的关心,使津巴布韦人民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准。国家一独立,政府就实行小学免费教育和低工资者免费医疗制度,用分期收款的办法向居民提供住房,并多次提高工资。这一切使低收入者受益最大。按照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目前农业工人的月薪是七十津元,产业工人为一百五十津元。现在普通产业工人的月收入在二、三百津元左右。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钱不算高。因此,只要有工作,一般人家的日子还过得去。
与体力劳动者相比,政府官员和懂技术、有学历者的待遇要优惠得多。据了解,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是六百津元,中学校长的月薪在一千津元左右,高级工程师每月薪俸不低于一千五百津元。这指的是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在私人企业供职收入要比这高得多。在这部分中等收入的家庭中,电视机、冰箱、收录机等早已不稀罕。津巴布韦称得上是黑非洲的小康之家。(附图片)
图为津巴布韦农民喜获玉米丰收。
津巴布韦《先驱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