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友谊与风筝齐飞——第二届潍坊国际风筝放飞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20
第8版()
专栏:文化生活

友谊与风筝齐飞
——第二届潍坊国际风筝放飞散记
本报记者 张宝林 易凯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在辽阔的潍北平原上空,在十数万人的欢呼雀跃中,成百上千只风筝飞起来了。
放飞的场面是十分壮观的。几百平方公里的盐碱滩,平日罕有人迹,如今却成了车的世界,人的海洋。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跋涉几十里,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聚,象无数条溪流奔向大海,挟带着欢乐、激动和希冀……4月2日,第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放飞的盛况,将铭刻在潍坊人民和各国来宾的记忆中。
这一天,灰蒙蒙的天幕上,翔飞着来自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彩缤纷的各式风筝,展开一场无声的竞赛。这是美的竞赛,智慧与才力的竞赛,科学与艺术的竞赛,甚至是新潮和传统的竞赛。在充满着友好情谊的竞赛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争强好胜的力量,一种腾飞向上的精神,当那些与真的蝶,真的燕,真的苍鹰比绚丽、比轻盈、比威武的竹鸢纸鹞翩翩跃起时,人们发出了多么由衷的赞叹!当那些在地面上被人们怀疑不能起飞的庞然大物飘然升腾时,人们投以何等羡慕的神情!当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用钢筋铁骨、尼龙化纤全副武装起来的几何形“怪物”扶摇直上时,人们又是怎样的欢欣鼓舞!满天风筝,谁飞得最高?谁扎得最大?谁的身手最矫健?
凌空高越的风筝,一线所系;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绵绵流长。今天,风筝成了超越种族、语言、心理障碍,沟通人类美好感情的一座奇妙的桥梁。你瞧,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的戴维·巧克列放起一只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而潍坊风筝协会理事孙永春却放起了一只典型的美国风向风筝。这是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后的产物。潍坊针织厂两位工人设计扎制的“寿龟”风筝,在日本来宾中引起了轰动。日本八日市风筝队放飞的面积达六十平方米的“龙凤”大风筝也引起中国主人的赞叹。龙象征中国,凤象征日本。日本朋友精巧的构思和深邃的含意是多么耐人寻味!荷兰风筝队放起的一个洋“碰风筝”,其原理是模仿中国的传统风筝“送饭儿”,但机关结构全部换上了现代材料。当这只长一米左右、中西结合的“碰风筝”引线而上时,散下来的不是鲜花而是印着汉字“中荷友谊”的五色缤纷的小纸片。尤其要提到的是,今天放飞场上两位虽败犹荣的英雄——泰国风筝代表团团长昆巴林伍和荷兰风筝协会主席范德鲁。泰国的风筝,是用七十八根四米长的合金铝管搭起的一座面积达七百平方米的“风筝房”,可以带一个人飞上蓝天。荷兰的朋友在七十五名解放军战士的帮助下,展开了一个五百五十平方米见方的“风筝帐篷”。他们自豪地称之为“世界之最”。可惜下午风速陡增,两个风筝几番放飞均告失败。然而,围观的几万名群众并没有为此感到扫兴,不时为泰国和荷兰朋友呐喊助威,鼓劲打气。这两只风筝虽未能放起,人们仍热情地同他们握手致意,请他们签名留念。这是今天整个放飞现场最动人的一个场面。面对着热情的群众,昆巴林伍紧握着拳头表示:明年我还要来,再放一个这样的风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