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温州的谜——浙江农村采访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21
第2版()
专栏:

温州的谜
——浙江农村采访札记
本报记者 吴长生
温州是个谜。不少到过那里的人都有这种感觉。
这里不象苏南、浙北,有较雄厚的乡镇企业的底子,而是很不相同的另一种模式——异军突起的家庭工业挑大梁。
家庭工业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三四年前,家庭工厂还只是寒星点点。现在,如同江南金灿灿的油菜花似的涌出了一大片。瑞安县塘下乡,三千农户中就有一千五百多台织带机。塘下小镇上,前店后厂比比皆是,几乎家家机声“哒、哒”。别看小镇不起眼,全国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要向它订购松紧带呢。每台机器一年能净赚四千元。
速度快,经济效益怎么样呢?农户自主经营,没有谁给“兜底”。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他们自然地形成了社会化的专业分工。不仅供、产、销配套,而且专业化程度高,环环紧扣。如制铝厂制徽章分成设计、写字、刻模、成型、点漆、镀黄、穿孔等十多道工序。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他们与数十所大专院校、科研部门挂钩,花重金聘请技术人员来当技术指导。在经营上,他们发挥劳动力多、工资较低的优势,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同样产品,他们的却比别人的价低,自然就有较强的竞争力。
他们经营有方。城里的大工厂看不上眼的小东西,成了他们的“拳头”产品,给农村带来了不尽的财富。当地人自豪地说:“小商品作用大,我们就靠‘小’发家!”苍南县宜山区生产的再生腈纶衣裤,每件不过块把钱。瑞安县塘下乡农民织的带子几分钱一尺。永嘉县桥头镇是靠钮扣发的家,去年销售了三十亿粒。
小商品给这里带来了大发展。乐清县的北白象镇,三年来重新繁荣起来了,数百栋三、四层的钢筋水泥楼房拔地而起,数百家商店、工厂鳞次栉比,十几条水泥大道平坦宽阔。全镇建设总投资达七千万元,国家只出了五十万元,用以补贴修建公共设施,其余全是农民自己出的钱。
为什么温州会小商品生产发展得这么快?很重要的一条是这里的农民较早地得到了生产自主权和较多的自由选择机会。
温州人多地少,人均三四分薄田,不足以糊口、穿衣、度日。人们要活命、要生存,得温饱了,还要求富,这种力量是无法遏止的。因此,就是在“批资”最凶的年月,也没能把人都捆绑在田里,数以万计的钉鞋匠、弹花郎等,外出做生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类“生意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活跃,成为农村商品生产的带头人。他们搞采购、跑运销、请能人、引技术,从四面八方给家乡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人们提供了多条生财的门路,使人们得到了比其它地区更多的选择机会。抓住了机会,选准了项目,再加上领导日益有力的支持,家庭工业自然就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发展起来。
宁波市奉化县东岙乡三十六湾村的变迁,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上,给农民自主选择权的重要性。本来这个人均不足二分粮田的小山村,是有自己的传统谋生门路的。他们经营花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十年动乱中,农民种花木也有“罪”了,不得不刨花木种粮食。1979年以后,农民重新获得生产自主权,这里的花木生产迅速恢复、发展。1983年人均收入增到一千九百多元。去年取消了花木只许集体统一经营的规定,各户发挥自己的才能,放手经营,全村人均收入增加到八千一百多元,“困难”户收入也达到五千元。
我国有一亿七千多万农户,本来应当发挥大家的才能,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生产,可是前些年偏偏只靠少数人发号施令,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干。结果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现在解除了农民身上的束缚,让亿万家农民都象温州、三十六湾的农民那样动脑筋,寻找机会,按照各自的条件,选择生产的最佳发展方案,这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啊!有了这种力量,何愁商品经济不大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