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巴、土、伊加强三边经济合作——“经济合作组织”恢复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21
第6版()
专栏:综述

巴、土、伊加强三边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组织”恢复活动
本报记者 史宗星
经过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三国政府的共同努力,瘫痪多年的“区域发展合作”组织最近以“经济合作组织”的新名称恢复了活动。
今年1月27日至29日,巴、土、伊三国副外长级官员在德黑兰聚会,决定把三国早先成立的“区域发展合作”组织改名为“经济合作组织”,恢复活动。会上还决定,最高理事会由原来的外长级改为副外长级,并吸收三国外交部有关司长参加;计划委员会则改为由三方负责经济计划事务的副部长组成;下属委员会由原来的七个精简为四个,分别由各方面专家组成。据参加这次会议的巴基斯坦外交秘书奈克说,作这样一些机构调整,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三国经济官员的接触,从而使该组织有效地发挥作用。
3月11日至16日,“经济合作组织”下属的“教育与科学合作委员会”和“经济与基础结构合作委员会”在安卡拉举行会议,提出了三国在这些领域内广泛合作的具体方案。4月10日至15日,另外的两个委员会——“技术与工业合作委员会”和“农业合作委员会”——在伊斯兰堡开会,也拟定了相应的合作计划。据报道,今年7月在伊斯兰堡将举行下届最高理事会议,审定各委员会提交的合作方案,付诸实施。
巴、土、伊“区域发展合作”组织是1964年7月成立的。三国首脑1976年在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开会时曾发表一项宣言,宣布三方通过逐步减少地区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自由贸易区;成立投资和发展银行,以促进和资助地区性建设项目;共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地区工业协调;加强三国在电讯、交通运输、培训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交流。翌年3月,三国外长签署了体现宣言精神的《伊兹密尔条约》。遗憾的是,由于后来三国的内外政局变化影响了相互合作的气氛,上述规划没能得以实施,“区域发展合作”组织多年处于瘫痪状态。
面对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有增无减、南北会谈难以取得进展的国际经济现实,巴、土、伊三个发展中国家重新联合起来开展经济合作活动,这无疑是可喜的进步。它有益于三国经济的发展,对推动世界范围的南南合作也是个贡献。
许多人士认为,巴、土、伊的三边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存在基础和发展条件。首先,三国的历史、宗教、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相互关系中没有悬而未决的难题。巴、土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历来不错;巴、伊两国在经历了一段关系冷淡后近期有明显改善;土、伊两国的经济往来比较密切,双边年贸易额接近三十亿美元。更重要的是,三方对恢复和发展经济合作都怀着很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其二,巴、土、伊三国拥有丰富的自然、人力资源。伊朗是海湾的石油大国,土耳其在发展中国家中处在较发达的地位,巴基斯坦既有人力,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体系。可以预料,只要各方坚持诚意,调动各自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三国合作的前景会是广阔的。
“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刚刚起步,面前存在困难也是自然的。《巴基斯坦时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障碍有三个:(一)三国间的交通不便,公路没有充分利用,铁路效率很差。(二)三国管理贸易支付、保险和海关的机构不够完善,而且相互间依然存在高税率壁垒。(三)三边贸易额虽在不断增长,但在三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很小。以1983—1984年度为例,三边贸易的出口额仅占外贸出口总额的16.8%,进口额则只占2.3%。但这家报纸的评论认为,尽管存在上述困难,日前三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气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