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中国电影》及其作者贝热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21
第7版()
专栏:国际书窗

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及其作者贝热龙
杨起
中国电影的历史,至今已整整八十年了。作为人民斗争的一部分,中国电影事业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对此,国人知之未必很多,在外国人中更是凤毛麟角。而法国雷吉斯·贝热龙先生可说是少有的外国专家之一。
去年秋天,贝热龙先生撰写的《中国电影》最后一卷在巴黎出版了。他用了四卷长的篇幅,介绍了中国电影的诞生与发展,从1905年写起,写到1983年的现状。如此系统而翔实地介绍中国电影的著作,在世界上尚属首部吧。
中国电影与法国有其缘分。1905年生产的我国第一部影片——舞台记录片《定军山》,就是用法国摄影机拍的。现在,贝热龙专著的出版,无疑将对中法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两国电影事业的友好合作,产生可贵的作用。
作者在书中满怀深情地披露了他的苦心:“二十年来,我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我的这句话
‘未被认识的中国电影’,每写文章总以此为题,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对于中国电影的认识与再认识的时刻到来了!”他列举西欧一些国家人士对中国影片的惊奇或偏见,说明向世界公众全面介绍中国电影是何等的需要。
贝热龙的书,不是眼光狭窄的就事论事之作,而是详尽地描绘了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与发展,着力展示了解放后的创业、困难、挫折和成就。中国电影界的先驱、有才华的导演和演员也都一一与读者见面。但是,作者并不满足于资料性的介绍,而是把人与事放到大范围内来写。他在跋文中写道:“中国电影艺术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只有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才能使人们最接近问题的答案。”该书史料的充实和高屋建瓴的写法赢得了普遍的赞赏。法国《世界报》说,贝热龙是当今法国唯一的中国电影大专家,他的书讲了中国电影史,也讲了人民中国的历史。法国国家电影馆馆长加夫拉斯说,该书终于使他得以把中国电影置于历史与社会背景之中,使他看清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中所占的地位。
没有贝热龙的经历与学力,完成这样的巨著是难以想象的。他于1923年出生在一个小村中。小时看场电影真象过节一样愉快。他当过一百二十五家报刊的记者,六十年代初来到我国,在外文局和北大当专家。回国后担任过多年的法中友协主席。本书写成前,他访华达十一次之多。1960年5月6日,在海燕制片厂的花坛前,郑君里俯身摘了一朵玫瑰,送给贝热龙的夫人,接着请他们品茗,讲述了中国电影五十年的动人心弦的历史。就这样,写书的念头萌发了。他公务繁忙,写书只能用业余时间。锲而不舍,苦心经营,费时二十四年,夙愿终于得偿。
去年年底,贝热龙访华时又看了一些新片。笔者问他的印象如何,他兴奋地说,中国电影的数量与质量都上来了。数量已超过法国;质量上题材新颖,也在追求艺术的美,有些片子已达国际水平。他认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尚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由于外界对中国现实仍有隔膜,有些影片的内容需要解释。二是技术上还有差距。三是演员的演技似嫌“硬”了一些,象是在演话剧。他期待着迅速的突破。他写道:“中国电影有其优点、弱点和缺陷,有其多样和统一性,有其独特之处,有时也生搬硬套。重要的是,它已进入我们的世界,对中国电影的讨论业已展开。中国电影可能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更是见证历史的艺术,反映现实的艺术,参与斗争的艺术。大概也正因如此,它也更经常地受到历史的反冲。正象今天人们所说的那样,中国电影一上来就在向我们召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