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好消息”的隐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2
第8版()
专栏:

“好消息”的隐忧
东耳
报纸上的消息每每令人振奋,但不知怎地,有些消息却使我不禁有些害怕。说害怕,可能太刺激,那么换个文雅点的说法,就叫“如有隐忧”吧。
这些令我产生“隐忧”的消息,看起来似乎并不坏。比如,某某村成为“冰箱村”,某某村将成为“电脑村”等等。一个村的农户都用上了冰箱,难道不是好事吗?“电脑村”的概念我不大清楚,但不管如何,农民用起了电脑,而且还要成为“电脑村”,总是件新鲜事吧。那么,“忧”从何来呢?
这“忧”,恐怕就来自这一个“村”字。它使我想起了一些往事。
说是往事,也不算太久远。也就是二十六七年前吧,那时报上经常讲“化”。什么生活集体化、组织军事化、运输车子化……名目多得很。这些“化”,后来出现了什么情况,已不需要多说了,反正一个叫不加区别的一刀切,一个叫强迫命令。我那时在一所学校,一阵风起,说是要洗碗“超声波化”,于是便在所有水龙头上加上一个铜喷嘴,嘴口很细,喷出来的水自然急一些,于是便宣布已经“化”了。结果因为不实用,过了一阵,又都拆去。这一“化”,究竟“化”去了多少人力、物力,当然不会有人去追究,一来那时根本不讲经济核算,二来也怕被当作“算帐派”。何况这在那时的各种“化”中,不过是小事一桩。
现在讲起那时的这些“化”来,有如听笑话。我想,今后大约谁也不会干这种傻事了。可是一看到“冰箱村”、“电脑村”一类报道,不禁瞿然心动。农民开始富起来了,这我相信,因为我看到了。家用电器,包括冰箱,开始进入农民家庭,我也相信,因为我也看到了。但我以为大可不必去宣传什么“冰箱村”。因为农民的富裕,不一定必须表现为全村每一家都有一件高档商品,一个村也吧,一个乡也吧,有几家不买冰箱或其他什么,照样可以表明自己的富裕。如果必定要搞什么“村”,我想那结果同“化”也没有多少区别。
至于“电脑村”,“电脑”这词儿现在用得很滥,一个小小的计算器,也有叫电脑的。但若要在一个村中形成计算机网络,每户都有终端,究竟有无此种必要?
办事情还是以讲求实效为好。现在从上到下都讲要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浮夸,但可能有的同志在旧轨道上走惯了,事情一上手,就又绕到老路上。新闻报道,往往也喜欢猎奇,从猎奇到浮夸,其间恐有径可通。这便是我的“如有隐忧”的来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