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过去守着“金山银山”受穷 如今叩开“地下宝库”山门 广西十万农民办矿开始走上致富路 去年开矿产所创产值占自治区全部矿产品产值的30%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3
第1版()
专栏:

过去守着“金山银山”受穷 如今叩开“地下宝库”山门
广西十万农民办矿开始走上致富路
去年开矿产所创产值占自治区全部矿产品产值的30%
新华社南宁5月2日电世代守着“金山银山”受穷的广西各族农民,如今叩开了地下宝库的山门,开始走上致富之路。
去年,广西十万多各族农民开采了金、银、锰、钛、煤等四十多种矿产,所创造的产值占自治区全部矿产品产值的30%。其中,四十八个长期接受国家财政补贴的贫困县新开矿点一千四百多个,增加产值六千四百多万元。
广西的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藏达八十多种,是闻名全国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锰、锡、铝土等二十多种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矿藏相当部分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长期以来,国家无法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矿,但又不准个人办矿,当地各族群众只好“守着金山银山受穷”。
自治区人民政府去年贯彻“小矿放开”的方针,划出部分国家暂时不准备开采的大、中型矿区及国营矿山的残矿、外围小矿给农民开采,并规定黄金、白银、水晶以外的矿产品,可以由农民自主销售。各地矿产部门在“放”的前提下,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为各族农民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很快出现集体、个人办矿的热潮。
一些贫困的山区县办矿的热情最高。有关部门针对少数民族山区落后的特点,优先向办矿的各族农民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产销服务,调动了农民办矿的积极性,农民矿点的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有了迅速提高。
去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办起了煤、锡、锑等九种矿产的采矿点六百三十多个,采矿产值占全县乡镇工业产值的70%以上,上缴国家税金达七十三万八千元;采矿农民的人均收入达一千多元,比其他农民多三倍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