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更深入地亲近孩子们——参加“童牛奖”评选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4
第8版()
专栏:

更深入地亲近孩子们
——参加“童牛奖”评选散记
秦裕权
“童牛奖”评选出的优秀儿童少年故事片中,既有为低幼儿童拍摄的《小刺猬奏鸣曲》,又有为高年级少年拍摄的《十四五岁》,这是很好的事,说明我们的创作者已经注意到为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拍片,注意到多方面适应他们的需求。但是,也有值得考虑的现象:在各制片厂推荐来评选的九部故事片中,有两部是描写因父母离婚而给孩子带来不幸的影片,有一部是描写因父亲见异思迁而狠心抛弃孩子的影片。这三部影片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儿童片,而只能说是为儿童的利益呼吁的一般故事片。
儿童片并不是只能以儿童为主角。只要创作者明确是为儿童而拍摄的,是从儿童的智力和心理特点出发去构思从而使儿童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影片,都可能是很好的儿童片。因此,我们完全应该有以革命领袖、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等等人物的生平为题材的儿童片。这类题材的好影片,将会在思想、情操、志向和生活道路方面给孩子们以深刻启迪。我们也可以拍摄一些以一定的故事贯串而能展示我们祖国的美好山川和雄伟建设的影片,把孩子们引入更广阔的生活领域,从而启发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奋发图强的精神。我们也还缺乏为儿童而拍摄的科幻片和探险片,这类题材的好影片不仅往往使孩子感到兴味盎然、赏心悦目,而且能极大地鼓舞他们的探索和勇敢精神。可以说,儿童片的题材领域,也象孩子们富于幻想、万分活跃的心灵一样,是一个无限广阔的领域。我们的儿童片创作,很有必要摆脱当前互相雷同、过分拘谨的思路和题材领域,而努力去进行更广阔、更色彩缤纷的开拓。
这次各厂推荐来评选的儿童故事片,除一部童话片外,几乎都是正剧。虽然创作风格略有不同,而在样式上却是颇为单调的。
儿童生活是一个最有趣、最生动、最丰富的世界。儿童天生就是喜剧、闹剧性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生活角落,天天都在不断地演出儿童喜剧和闹剧,而我们银幕上却偏偏很少。是不是因为我们还有点老气横秋?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心和孩子们的心还不那么贴近?我上面说到的几部影片,其中的小主人公几乎都在凄惨的泪水里生活,我们的小观众又将要陪着他们流多少泪水?生活中有泪水,我们当然无需掩饰;但对于孩子们,看电影,我觉得应该首先让他们快活!杂技、武术、体育比赛、养小动物、唱歌、跳舞……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些活动,我们能否从这一特点出发,构思、创造出样式更为丰富多彩的儿童片来呢?
把思路打开,更深入地亲近孩子们,更精心地追求艺术的独创性,我们就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儿童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