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巴蜀曲苑溢新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4
第8版()
专栏:

巴蜀曲苑溢新香
东车
四川省曲艺团和成都市曲艺团联合进京演出的“四川清音、谐剧专场晚会”,有说有唱,川味十足。说的如蜀水旁的巍巍群山,逶迤起伏,唱的似巴山间的潺潺细流,百转千回,让人在受到思想启迪的同时,也得到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这台节目,内容比较新,时代气息也较强,地方特色浓郁;加上演员年轻,素质较好,出自名师,演唱俱佳。他们为首都节日的舞台增添了新的色彩,使人感到亲切。
清音和谐剧都是四川独有的曲种,清音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曲调丰富,流派纷呈。谐剧虽然诞生只有四十多年,但发展较快,人才济济。这次参加演出的清音演员程永玲、龚七妹皆出自著名清音演员李月秋门下。谐剧演员沈伐、张廷玉都是谐剧创始人王永梭的学生,他们是巴蜀曲苑中的后起之秀。还有著名扬琴艺术家李德才的学生刘时燕、杨奎本,他们的演唱娓娓动听。
这次演唱的节目,大多是反映今天新生活、新面貌的,如清音《广柑甜又香》借物抒情,曲短意深,通过四川广柑丰收的情景,赞美了人多物博的天府之国,歌颂了党的农村政策。清音《六月六》以“六月六,晒衣服”的习俗为题,通过“今年”和“往年”所晒衣物的不同,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富裕农民的欢快心情和“你也富,我也富,我们大家一起富”的良好祝愿。
四川谐剧是一种既有单口相声味道,又有喜剧小品特点的艺术,长于讽刺,说演并重。可喜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歌颂型的节目,如《三上成都》、《监督岗》等。《三上成都》通过一个农村妇女三次去成都看望丈夫的不同境遇和不同心情,塑造了一个纯朴、善良而坚强的妇女形象。当她第三次上成都发现荣升科长的丈夫忘情变心后,愤怒指责,毅然离去。夫妻双方,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效果强烈。这个节目鞭挞了假恶丑,歌颂了真善美。让观众酸着鼻子发笑,而且笑中有所思,笑后有所得。(附图片)
清音演员程永玲 彭高瑞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