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财政信贷平衡是宏观控制的首要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6
第5版()
专栏:

财政信贷平衡是宏观控制的首要问题
左春台 肖捷
微观放活和宏观控制是辩证的统一,缺一不可。宏观经济是由无数微观经济活动组成的。没有千百万经济细胞的生机与活力,就不可能有整个经济机体的成长壮大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但是,由于从事微观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所处地位、利益和认识的局限性,即使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甚至造成国民经济一些重大比例关系的失调。因此,必须有从全局出发的宏观控制和调节。微观越是放开搞活,越要加强宏观经济的控制和调节;宏观控制和调节加强了,微观上才越能放开放活。
长期以来,由于那种僵化的经济管理体制所固有的弊端,一说加强控制,就控制那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实际上不是控制宏观,而是控制微观。其结果,必然出现过去那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反复循环。所谓宏观控制,究竟控制些什么?控制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财力、物力、人力的流向,控制和调节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产需平衡以及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当务之急,是要在价值量上控制国民收入分配的平衡,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这是组织产需衔接,保持正常货币流通和实现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怎样控制国民收入分配的平衡,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把控制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平衡,放在宏观控制的首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市场商品供应还不充裕。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当前主要是适当控制社会总需求。而社会购买力或社会总需求,包括城乡居民个人的货币购买力,各企业单位的货币购买力,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购买力,大都直接取决于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或受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国民收入的分配,在实物形式上,不会发生超额分配问题,但在货币形式上,则有可能出现超额分配。这实际上是由于过多的货币进入流通,使对积累和消费的货币需求总量超过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可供使用的国民收入供给总量。结果是通过物价上涨来实现国民收入的分配使用。这种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一般不会在初次分配中出现,而主要来自财政、信贷失去平衡。事实证明:如果财政收支和银行收支失去平衡,出现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就会使市场货币量超出流通的正常需要量,货币就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当前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银行货币发行过多,部分市场物价上涨等,归结为一点,就是国民收入出现了超分配,社会总需求超过了社会总供给。对这些前进中出现的支流问题,既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能掉以轻心,而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宏观控制。
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宏观控制的第一个闸口。按照我国的习惯做法,财政平衡是指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加国内债务和国外借款收入同财政支出相比较,支出超过收入,就是赤字,就意味着出现了超分配。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必须两手抓,一手抓增收,大力促进生产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一手抓节支,无论建设规模和改革措施,都要按量力而行的原则,控制在国家财力许可的范围以内。财政统收的局面现在已经基本打破,统支的局面也需要打破,不能一切都仍由国家包下来。离开财政收支的平衡,想加快建设,搞“高积累”,或者增加工资,搞“高消费”,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由不可避免的“高物价”所抵消,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控制信贷收支平衡,是另一个重要闸口。前面说过,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一般不会在初次分配中出现。但是,当城乡居民个人和各企业、各单位同银行信贷发生关系的时候,如果贷款发放超过客观可能,失去控制,就可能出现超额分配,造成流通中的货币量非正常地增加,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特别是在目前银行发放定额流动资金贷款和各种投资性贷款的情况下,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对此,最重要的是控制贷款总规模,尤其是各种投资性贷款的总规模。
控制货币发行,使市场现实流通的货币量与货币必要量相适应,可以说是从宏观上避免国民收入超额分配,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协调平衡的第三个重要闸口。当然,一般地说,只要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平衡的,没有财政性发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从总体上讲可以保持平衡,货币流通大体上也是稳定的。这里所以要把控制货币发行单列出来作为宏观控制的一个闸口,主要是想从控制货币发行上反过来对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平衡进行制约和控制。守住了这个闸口,就可以堵住因财政赤字或信用膨胀而引起的非经济性货币发行。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
控制信贷收支平衡,控制贷款的发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安排计划、严肃纪律、加强法制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从信贷本身来说,当前要着重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和一个具体制度问题。
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就是要解决“财政可以说没有钱,银行不能说没有钱,反正你是发票子的地方”这样一个认识问题。这个问题在“大跃进”的时候就出现过。目前在体制改革、财权下放、银行存款增多的情况下又再次出现。其实这是对银行信用的一个误解。不仅财政有收入的限制,收不抵支就要出现赤字,可以说没钱;银行也有资金来源的限制,信贷资金运用大于信贷资金来源,就要增加货币发行,也可以说没有钱。银行本身并没有无限创造信用资金的能力。银行信贷仅仅是为实现社会产品价值提供了流通手段,并不能创造什么资金。银行并不是“摇钱树”,不可能、也不应当是有求必应的“善心菩萨”。这个认识问题不解决,要想控制贷款,控制货币发行,保持信贷收支的平衡,是不可能的。
解决一个制度问题,即严格地把货币发行库和银行业务库真正分开,切实把货币发行权集中在中央。从现行的管理制度看,在形式上银行发行库和业务库是分开的。发行库归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管,业务库归各专业银行管。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严格分开,不然就无法解释1984年出现的货币发行偏多的问题。也许有的同志会认为,货币发行是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严格控制货币发行是否舍本求末?这当然有道理。但是,管住这个末,可以追本溯源,迫使各地方、各部门包括银行自身加强管理,改善经营,提高效益。试想,如果专业银行的业务库没有钱,可以到中央银行的发行库提取,那么谁还花大力量去组织存款和催收到期的贷款呢?又怎么能顶住过多的贷款要求呢?当然,需要发行多少货币,市场货币流通量多少比较适当,制定年度计划时,一下子不容易看得很准,实际执行中可以根据生产和流通的情况,对发行计划作些必要的调整,但调整计划必须经中央批准。
最后需要指出,宏观控制不只是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平衡,但是应当把它放在首位。控制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平衡,控制货币发行,也不仅仅是财政和银行两家的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在具体制定每项政策和改革措施时,都应充分考虑这些政策或措施可能给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带来的影响,给货币流通带来的影响。比如,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基本上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在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情况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增加,超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国家财政集中掌握的收入相对就少。财政入不敷出,就会出现赤字。因此,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虽然不会在初次分配出现,但如果初次分配不合理,就完全可能影响再分配阶段国民收入发生超额分配。
总之,经济生活是复杂的,一时出现某些失误是难以避免的。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