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祝贺“中国面对未来”国际研讨会召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7
第2版()
专栏:

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祝贺“中国面对未来”国际研讨会召开
中国银行董事长 卜明
中国银行和《欧洲货币》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面对未来”研讨会正在北京召开。来自二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位国际知名人士以及金融界、工商界的朋友们和我国有关方面负责人一起,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看法。这是一次有助于增进相互间了解和合作的盛会。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面对未来——外国银行和企业参加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计划的有利机会”。
我国经济发展总目标是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在这个基础上力争在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使我国经济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经济联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1979年我国向世界敞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开始同外国政府、银行和企业在商品贸易、资金融通、科技交流、技术引进、资源开发、人才培训以及合资、合作、独资经营等各个领域进行广泛合作。六年来,我国的涉外经济立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日益发展。开放的范围日趋扩大,形成了一个从沿海向内地,从南向北逐步过渡的开放式经济体系。可以说,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中国的希望在于改革。目前正在进行的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将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更为理想的投资环境。在当今世界上,银行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外汇专业银行和其它银行、金融机构在对外经济开放中的作用也将不断加强。有远见卓识的外国银行家、企业家,探索中国的未来,积极参与和赞助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正好说明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生产国际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经济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中国的四化建设需要外国的资金和先进技术,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市场,我们的对外经济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永远不变的长期国策。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已经赢得了国际上的普遍赞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