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榆中县孙家湾村搞原料加工增值 穷山沟变成致富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8
第2版()
专栏:

榆中县孙家湾村搞原料加工增值
穷山沟变成致富村
本报讯 甘肃日报记者杨重一报道: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的榆中县银山乡孙家湾村,积极发展以建材为主的村办企业,大搞原料加工增值,使过去的穷山沟变成了全县第一个户均年收入过千元的致富村。
地处山区的孙家湾村,因海拔高,气温低,粮食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的温饱一直难以解决。近几年来,他们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当地盛产石灰石的优势,采取村办和农民联户办等多种形式,先后办起了水泥、石灰、矿品等十三个企业。
这个村利用原料资源,不是简单地出卖原料,而是大搞原料加工,使原料变为产品,让原料不断增值。他们为了方便用户,不但把石灰石烧成生石灰,而且搞起粉灰厂,将生石灰就地加工成粉灰,进而去渣搞成淋浆。这样既解决了城市建设施工单位场地不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也使农民增加了收入,这里石灰石一吨仅卖三元,经过几道粗加工,一吨淋浆石灰要卖到四十八元到五十元。他们还利用各种彩色石办起矿品厂,加工彩色石子和彩色水磨砖等。一吨彩色石子售价是五十多元,加工成水磨砖等,售价就成倍增加。这个村的水泥厂,现在已成为拥有固定资产五十六万元,年产七千吨水泥的小型水泥厂,在村办企业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就这样,这个村去年工副业总产值达到一百三十五万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