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城市住宅建设的两个步骤 今后十六年需新建城市住宅四千六百多万套,到本世纪末达到每户一套住宅的“小康”水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8
第5版()
专栏:预测

城市住宅建设的两个步骤
今后十六年需新建城市住宅四千六百多万套,到本世纪末达到每户一套住宅的“小康”水平
经各方面专家综合测算,到本世纪末,我国城市居民住宅的“小康”目标是:基本实现每户一套住宅,有较齐全的设备,能满足各类家庭“住得下,分得开”的要求和各方面生活需要,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八平方米(折合使用面积十一至十二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十四点五至十六平方米)。要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后的十六年中需要新建住宅四千六百多万套,折合建筑面积二十四亿多平方米。
建国三十五年来,我国城镇共建成住宅十一亿多平方米,按每套住宅建筑面积五十平方米计算,共建成住宅两千多万套。其中1979年至1984年新建住宅六亿平方米,合一千二百万套,超过前三十年住宅建设的总和。要实现到2000年每户一套住房的规划目标,住宅建设速度还需要加快。
现在国际上通行的居住水平大体分为三级标准:每人一床位为最低标准;每户一套住宅为文明(合理)标准;每人一个房间为舒适标准。目前我国市民的居住状况还是低水平的,1984年人均居住面积仅四点八平方米,城市总户数的30%尚属缺房户、拥挤户和不方便户。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住房不足,一下子还谈不到居住的高标准、现代化。
实现每户一套住宅的规划目标,需要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六平方米,使住房紧张状况得到显著缓和。为此,要保持人均居住面积每年增加零点二平方米的速度,年平均建造量要达到一点二亿平方米。第二步,从1990年到2000年达到人均居住面积八平方米,实现每户一套住宅的文明居住水平。为此,后十年的年平均建造量要达到一点五亿平方米。
经过专家分析,只要在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过程中,使住宅建设投资有进一步的增加,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在今后十六年中,平均每年约需住宅建设投资一百九十多亿元。这样多的资金不能完全由国家包下来,必须改革现行的由国家包资金、包建设、包补贴的住房管理体制,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在房屋分配方面要大力推行住宅商品化,改革低房租制度,实行“以租养房”的方针。这样才能搞活住宅建设事业,实现我国城市人民居住的“小康”水平。
宋玉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