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部分城市逐步实行住宅商品化 住宅补贴出售、修建青年公寓租售等方式受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8
第5版()
专栏:

部分城市逐步实行住宅商品化
住宅补贴出售、修建青年公寓租售等方式受欢迎
长时间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住房,实行“供给制”和“半供给制”的管理制度。在建造和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办法,既影响了住宅建设速度,在分配上也很不合理。房地产管理事业实际上是在做“有去无还”的营生,在资金的使用和集聚上缺乏活力。
现行房产管理制度如何改革?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改革的根本出路,是要改变现行的国家统包和低房租的办法,真正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实行住宅商品化,把目前房租的“暗贴”变为明贴,即将房租补贴变为工资收入,适当地提高房租,使越来越多的人由租房转为买房。这一变革需要有一段过程,在当前还没有条件完全实行的情况下,下面三种逐步实行住宅商品化的形式,已在一些地区试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住宅补贴出售。从1982年起,在常州、郑州、沙市、四平等四个城市试点,到目前已扩大到一百多个城市试行。这种办法是:将新建成的住宅,按其造价,由国家、单位补贴一部分后,个人拿出钱来购买。根据个人购买能力和单位经济状况,个人拿出的钱一般约占全价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这一办法在许多地方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群众争着购买。原来住房水平比较低的广东省汕头市,1983年兴建九万二千八百多平方米、计二千零五十四套住宅,每套平均四十五平方米,有两房一厅、卫生间、厨房。在国家补贴三分之一以后,单位有补贴能力的,个人拿出房价的40%;单位无补贴能力的,个人拿出70%的钱购买,房子很快销售一空。今年又继续兴建十二万平方米、共三千套住宅出售。
修建青年公寓租售。这种公寓,专门供本单位没有建房能力的大龄青年男女结婚之用,以全价出售或以较高的租金出租。去年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共出售四十二套,每套建筑面积四十二平方米,因为购买的人较多,最后由北京市的工、青、妇三方面,各分配十四套出售。上海市已建成十二栋青年公寓,共计四万四千平方米,一千八百多套,平均每套居住面积十一平方米,现已全部被结婚的大龄青年男女租用。这样既可以满足结婚急需,又可以部分解决房管部门建房资金不足的问题。
成片街道改造。把住宅商品化和改造旧街道结合起来,可以解决建商品房所需要的地皮问题。以北京市为例,个人想购买住宅的很多,他们手中有钱,但是却很少有房屋出售。原因何在?据北京市房地产管理系统的同志反映,北京的地皮紧张,市区的插花地已占用得差不多了,买不到适当的地皮,再建商品房比较困难。他们认为,北京市实行住宅商品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有计划地一片一片地改造旧街道,改造一片,腾出地皮来盖上房子,卖房得了钱再改造另一片。他们已经做了一个初步计划,正在逐步实施。
本报记者 肖体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