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常州城市医院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 为民是宗旨 增收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9
第3版()
专栏:

常州城市医院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
为民是宗旨 增收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白筠报道:常州市卫生局在城市医院改革中坚持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正确处理经济收入与为民服务的关系,医院经济收入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却没有增加。群众赞扬医院体制改革后医疗质量提高了,服务态度变好了。
常州的医院改革试点是按照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由市政府直接领导进行的。改革中首先遇到的就是一个经济问题。常州市卫生局认为,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保证医院改革试点沿着健康方向发展的关键。因此,在经济问题上,他们要求医院做到三个不准:第一,必须牢记医院的任务是救死扶伤,不准为了经济收入而对无偿还能力的病员采取重病轻治、大病小治、甚至拒之门外有病不治;第二,必须把提高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不准为了增加收入而超越医院负荷能力,盲目增加医疗任务,更不准把经济指标直接分解到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第三,不准为了经济收入违反国家政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或采取小病大治,开大处方,开各种对诊断治疗无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三不准”的提出,使常州市四所改革试点医院端正了改革的指导思想,注意在改革中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纪律教育,采取各种便民利民措施,扩大服务项目,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市中医医院举办职工政治夜校,进行系统性的政治理论教育。市二院狠抓医德教育,开展各种活动。广化区医院张贴公告,欢迎各界人士对医院工作实行监督。市一院以院长名义公布十项便民措施,如实行十四小时连续门诊制、开设专病专治特色门诊、高级化验、诊断设备直接对外开放等等。常州市城市医院改革试点由于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现已初见成效。去年下半年,四所医院的几个主要医疗指标都比上一年同期完成得好;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也达到87.3%,比上一年同期增加4.3%。改革调动了医院的积极性,使收治病人增加,家庭病床开设起来,二者总和等于常州市新建了一所一百八十张床位的医院。
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医院增加了经济收入,四所医院初步摆脱了过去入不敷出的窘境,出现了略有结余的经济局面。而病人费用负担却没有增加,其中门诊病人人次平均费用下降了2.41%。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