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辽宁农村以十四万科技示范户引路致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9
第3版()
专栏:

辽宁农村以十四万科技示范户引路致富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李新彦报道:“要发家,学文化;要致富,靠技术。”这是辽宁许多农民的一句口头禅。目前,辽宁省农村已有十四万一千多科技示范户。他们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各业生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成了群众公认的科技尖子户、富裕户。
科技示范户致富的经验在农民中起着榜样作用,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本溪县有十个专业村都是在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这个县山城子乡陈英三队刘忠良、王永良是马铃薯高产栽培科技示范户,他们向群众传授了五里白优良种薯繁育技术,使这个二十一户的山村成了马铃薯繁育基地,仅此一项就使全村人均收入由七十元猛增到三百九十八元。法库县丁家房乡大蛇山子乡科技示范户张百春,自学掌握了家庭种植银耳新技术,年产银耳一千四百斤,获纯利润万元以上。他举办银耳技术培训班二十余次,受训人数达三百多人次。农民在实践中体会到:“小富靠地力,中富靠体力,大富靠智力、靠科技。”去年,辽宁省农村人均收入达到四百七十七元,比上年增加二十五元,这与遍布全省的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不无关系。
最近,辽宁省科委制定了《关于扶持科技示范户,推动农村科学技术进步的若干意见》,对业经批准的科技示范户予以优惠:科技示范户在开发新技术或创办新产业中,县、乡有关部门在科技贷款上给予优先照顾;科技户在试验、示范和开发新产业中,县(区)有关部门对其第一代产品给予减免税照顾;科技户可以优先从县科委及有关部门获取科技信息和情报资料;县乡有关物资部门,对科技户在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中所需生产资料,优先供应;科技户在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中,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县(区)科委可以组织鉴定,并按质量情况申报登记科技成果奖。另外,省科委决定,协同各县(区)科委,加强对科技示范户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新华社专稿)(附图片)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去年派出十八名科技人员下乡帮助小孙庄发展养鱼业,使每亩产鱼由原来的一百一十斤提高到三百零五斤。图为水产科技人员和小孙庄的农民技术员在测量鱼苗的规格。
 新华社记者 杨宝坤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