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工人报纸应该向通俗化努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5-06
第6版()
专栏:报纸述评

  工人报纸应该向通俗化努力
工人报纸的通俗化问题是目前报纸工作中的严重问题。现在有一部分农民报纸已在通俗化方面作了较好的努力,因此很受到农民的欢迎;但绝大多数的工人报纸还不能满足工人的要求,适合工人的爱好。
有少数工人报纸在通俗化上作了一些努力,较有成绩的例子是无锡工人生活报。在这个报纸上,机关团体的公告、指示、总结等稿件登得很少,连领导工人生活报的苏南总工会筹委会和无锡市总工会的公告指示等也登得少;反映工人生产和生活的材料比较多。文章一般地比较短,也比较通俗。在《工人文化宫》一栏中出现了很多工人的作品和一些文娱材料。报上也经常发表工人来信,有很多新闻通讯是工人通讯员的作品。较多采用图片是一个显著的优点,不只是有照片和漫画,还有许多插图、地图和图表。这些特点使工人生活报成为一种比较通俗的工人报纸。
但是绝大多数的工人报纸是不通俗的。
工人报纸不通俗化的显著表现之一是满纸长篇大论。例如重庆西南工人报在三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日一周间,因适逢重庆市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会议,发表了许多长文章,除了长达万余言的总结报告之外,还有十多篇二三千字以上的论文。这些文章固然有很重要的内容,但发表出来,大多数工人读不懂,反而浪费了。沈阳劳动日报也经常充满长篇大论,突出的例子如四月二十三日的一期,全部篇幅只登了七篇稿子,其中有两篇稿子占一版和一版半的地位。工人报纸重视评论工作是好的,但评论应该做到使大多数工人读者都看得懂,喜欢看。沈阳劳动日报由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六天中,除二十三日转载人民日报社论外,每天发表了一篇长约一千五百字以上的社论,这些文字工人较难看懂,另外又并没有适合工人口味的简短通俗的评论文字。在工人报纸上如何利用大报如人民日报上的评论,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中南工人日报曾连续两天用大半版的篇幅转载了人民日报的社论《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必将继续失败》。沈阳劳动日报四月二十三日用几及一版的篇幅转载了人民日报社论《荒谬绝伦的美国对日和约草案》。这些文章都很重要,但是照原来的形式全文发表在工人报纸上是不适宜的。中南工人日报最近在这方面已有了改进,前述《荒谬绝伦的美国对日和约草案》一文,该报就没有全文转载,而改在《讲台》一栏中写了简短的解释文章。工人报纸应该注意采取这些办法,用简短通俗的文章解释重要文件的内容和各种重要问题,坚决地避免满纸长篇大论的现象。
在有一些报纸工作人员中存在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的报纸是机关报,一定要发表机关的文件,那么,怎样能避免长篇大论呢?”是的,有一些机关报——例如大行政区级的工会机关报,有必要发表一些重要文件的原文,但这只能是少数。《机关报》的作用不外是用以指导工作,如果报纸发表了许多文件而实际上不能为工人所接受,那又怎能发挥指导工作的作用呢?如果在当地另外没有供给工人阅读的报纸,这些即使是大行政区级的工会报纸,也应该首先注意满足工人的需要。苏联作家格林所著《顿巴斯某处》(三联书店版)一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党委书记叶戈洛夫“不顾时间已晚”,要求报纸的编辑撤销他发在第一版上的党委执行委员会的通告,全部改登先进工人的讲话。这种精神值得学习。机关报的特色不表现于它大量地发表了机关的公告指示,而主要表现于它能集中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以及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创造。这是报纸工作人员必须时时记在心上的原则,不这样就不可能真正地办好《机关报》。
在工人报纸上,文字的生硬冗长、不口语化,读起来听不懂,知识分子腔调很重,是很普遍的现象。例如中南工人日报四月十七日综合了二十五个通讯员的来稿写成了一篇长篇新闻,报道中南各地职工继续扩大竞赛迎接“五一”,仅一句导语就用去了一百三十多个字才打下一个句点。四月九日西南工人日报副刊《通讯园地》,用一版地位发表了四篇指导通讯员写作的文章,两篇主要长文的小标题写着:《写稿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写稿要写过程》,《选择主题》,《发挥主题》,《文字的修饰》等,这些题目的含意恐怕连有初中毕业程度的人都难于具体了解,又怎能真正指导工人通讯员写作呢?上海劳动报办得比较好些,在通俗化上有过一些努力,它的副刊《四面八方》和《俱乐部》文字比较通俗,但它的新闻和评论却几乎全是大报的样子,有的新闻甚至是一字不改地由大报上转载下来的。如四月十七日发表的上海积极准备五一大示威的新闻,就是从先一天的解放日报上原文转载的,并没有根据工人报纸的要求加以改写。在标题和文章中,夹杂不常用的字和词以及文言文成分很多。举四月十七日的报纸为例,在这一天的第二版有一个标题写着:《部分资方违法拒缴工会经费,劳动局限令在短期内缴清,对累经催促仍不缴者将依法办理》,其实,这样的题目何尝不能写得更简明一些呢?
目前工人文化水平不高,工人在每日紧张劳动之后需要休闲生活,所以报纸应当注意使用图片作为进行宣传的重要工具。有些地方的经验证明,漫画和连环图画的宣传效果是很大的,在文章中插以图画也可以加强宣传效果。但有许多报纸很少刊载图片和连环图画。抚顺日报在三月份中除发表了全部特等劳动模范的照片、世界和平理事会的照片和反对美帝国主义武装日本示威的照片以外,没有一幅图画。西南工人日报三月份(缺一日六日两期)除三月四日在“工人文化宫”发表了一首有插画的诗以外,也没有一幅图画。重庆和抚顺并不难解决制版技术的困难,在制版技术确有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刻木版来代替制锌版。图片的绘制可能有困难——当地可能缺少画家。但许多地方的经验证明,这种困难并不是不可克服的。从工人中就可以产生画家。由于他们熟悉工人生活,艺术修养虽然比较低,也还是能够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的。上海劳动报曾经发表不少工人的漫画,成为他们漫画稿件的主要来源,如果能引导这些工人画家去表现自己的生活,当然会产生更好的作品。这样的工人画是工人报纸应该特别注意发表并一定会受到工人读者欢迎的。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但是适合文化水平较低的工人群众的读物还很少。工人报纸必须向通俗化努力。为了在通俗化方面做出成绩来,工人报纸的工作人员应该放弃在形式上向中央报纸学习的错误倾向,不断向工人学习,以便在长期的努力中,办出真正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并充分反映工人生活的工人报纸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