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为世界和平架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1
第6版()
专栏:联合国通讯

  为世界和平架桥
  本报记者 陈忆村
今天晚上,联合国总部四楼大餐厅里,喜气洋洋。由八十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协会世界联合会在这里举行隆重招待会,庆祝中国著名青年画家陈逸飞优美和富有诗意的油画“和平之桥”,被选为联合国1985年5月10日发行的首日封。
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谢启美,联合会驻联合国总部办事处主任安娜贝勒·威纳和联合国邮局局长吉赛拉·格伦沃尔德,向出席招待会的一百多位各界人士发表讲话,高度赞扬陈逸飞所取得的卓越的艺术成就,同时感谢艺术家为联合国创作了具有深刻意义的油画。他们指出,陈逸飞的油画,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对增加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将是一个贡献。
中国画家的作品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这还是第一次。威纳先生对记者说,多年来联合国首日封所选用的多是世界著名画家的作品,如西班牙的萨尔瓦多·多尔和胡安·米洛,法国的沙加尔,美国的阿历山德罗·科德等。他认为,陈逸飞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艺术家,他创作的“和平之桥”,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
“和平之桥”展现了苏州美丽的水乡景色,一道拱桥联接着两岸住家,桥下微波荡漾,阳光柔和,一位妇女驾着小舟,徐徐穿过桥下。画面表现出一派平静、自由和安逸的景象,象征着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各国人民之间的自由往来。
记者问陈逸飞是怎样构思和创作这幅油画的,他说,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东西问题和南北问题,“和平之桥”就是突出强调这个问题,强调通过桥梁,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许多来宾认为,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前夕,发行“和平之桥”首日封,是很有意义的。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报纸,也都发表文章,对他的这幅画作了评论和介绍。
威纳先生告诉记者,5月10日将同时在纽约、日内瓦和维也纳发行和出售三千个首日封,和一千幅“和平之桥”版画。全部收入将用来促进世界人民对联合国的了解。
(本报联合国5月9日专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