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青春献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1
第6版()
专栏:

  青春献礼
  本报记者 王志光
北京初夏,阳光灿烂。5月10日上午,中国美术馆前彩旗招展,乐曲悠扬。来自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的几百名青年朋友驱车到这里,参加《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和《美妙的青春》摄影艺术展览开幕式,以及《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征文揭晓仪式。“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会见”活动序幕揭开了。
美展、影展和征文是这次国际青年年活动的组成部分。这些美术、摄影和征文作品,展现了当代我国青年热爱世界和平、投身“四化”建设、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他们在“参与、发展、和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难怪人们把这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作品,看作是我国青年对国际青年年的献礼。
隆重的开幕和揭晓仪式在美术馆前的广场上举行。国际青年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刘延东致词,热烈欢迎各国朋友和来宾光临。她希望这些作品对中国青年走向世界、世界青年了解中国和中国青年,对中国青年同世界各国青年的交流产生有益的影响。各国青年朋友怀着极大兴趣参观了展览,对这些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劳青代表团团长罗英洙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今后的期望。我们相信,今后一定会出现更多思想优秀、很有才干的青年,不仅中国人民会引为自豪,朝鲜人民也感到高兴。日本青年代表团团长居崎司认为,众多展品表现了当代中国生活的风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在留言册中用中文题字:“日中两国青年、亚太和全世界青年友谊团结万岁!”
中国广大青年对参加国际青年年的活动倾注了极大热情。这次美展、影展和征文消息公布后,短短半年左右,就分别收到美术作品一千五百余件、黑白和彩色照片六千多张、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五千多篇。作品的作者都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青人,他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各条战线,有工人、农民、战士、记者、干部、教师、科研人员和许多青年学生。评选委员会是经过认真讨论、投票,才选出了这些作品。它们题材广泛,立意新颖,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较高水平,显示出茁壮成长中的中国年青一代的才华。
在献给国际青年年的珍贵礼物中,不仅有青年一代的热诚,还有老一辈的关怀和期望。我们在美术展览中看到许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老画家如刘海粟、李可染、吴作人、关山月、钱松岩等人的作品。吴作人和肖淑芳合作的国画《万年青》是吴作人生病住院期间完成的,老画家李可染从他去年所画的作品中挑出最满意的一幅,献给国际青年年。八十七岁高龄的钱松岩在献画中赋了一首诗:“相盟海岳共长久,欢彻万方结良友,奋发鹏程齐向前,乾坤春满永携手。”除此以外,我们从展品中还可看到中年一代的心愿。四十几岁的著名画家范曾在画中题词:“献给世界上专心致志于人类进步与正义事业的青年。”
中国青年献给国际青年年的礼物吸引着来自亚非各地的青年朋友们。这些礼物象一条友谊的纽带,将中国人民和青年与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宗教的人民和青年联结在一起,共同为世界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附图片)
  国际青年年中国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刘延东和外国代表一起看画展。            本报记者 王东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