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这里的玫瑰永不凋谢——里吉采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2
第7版()
专栏:域外散记

  这里的玫瑰永不凋谢
  ——里吉采纪行
  师秀峰
里吉采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普通村庄,位于布拉格以西三十公里处。1942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制造了一桩震撼欧洲的血案:一夜之间,全村一百九十二名男人被杀害,二百零三名妇女被抓进集中营,一百零五名儿童也全部被带走,村民的家园在冲天火焰中化为灰烬。但是,经过战后短短几年的建设,新里吉采又在洒满死难者鲜血的故土上崛起。随之建起了博物馆、死难者墓地和友谊与和平玫瑰花园……供人们参观凭吊。
一个阳光满地的春日,我们驱车从布拉格出发,直奔里吉采。春风吹拂的布拉格郊区,显得温柔静穆,多彩多姿。平展展的原野上,时而闪现出一株株白桦树,似亭亭玉立的白衣少女,把这锦绣般的田园装点得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窗外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醉,里吉采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汽车在玫瑰花园旁的停车场嘎然而止。我们沿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里吉采博物馆。在馆内的地下影院观看了一部约三十分钟的纪录片,随后参观了博物馆里的展品。
馆内更引人注目的是记载德寇罪行的照片和信件。那些被掳走的儿童全都拍了一张正面像和侧面像,并且编了号。照片旁边是一封封从集中营寄出的家信,上面写道:“妈妈,我们没有面包,我们快要饿死了……”这催人泪下的呼喊中寄托着孩子们求生的最后一线希望。可是,天真的儿童哪能想到,没过多久他们就被活活烧死在焚尸炉里,幸存下来的只有十六个。
博物馆一角陈放着被抓到集中营的妇女们的照片,以及解放后政府赠给她们的纪念章。
走出博物馆已是正午时分,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蔚蓝色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迎着和煦的春风,踏着软茸茸的草地,我们去追寻里吉采遗址。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块石碑,碑上简要地记载着这里曾经是学校、教堂、花园、鱼池……
我们来到死难者墓地。墓地座落在山坡上,呈长方形,常青树墙围护四周,中间是修剪整齐的草地。草地当中矗立着一块深黑色大理石纪念碑,顶端有一个高高的木十字架。墓碑后面是松柏屏风。整个墓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见下图)
墓地下端有个巨大的石坑。就是在这个石坑里,里吉采的男人全部惨死在法西斯的枪弹下。在石坑的短墙上用大理石刻写着所有殉难者的姓名、殉难时间和地点。短墙和石坑是希特勒血腥罪行的铁证。
墓地南端,一泓碧蓝的湖水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时而春风吹起层层波浪,有节奏地轻拍湖岸,发出阵阵回声,仿佛向人们诉说这里曾发生过的不幸。
告别墓地,我们顺平缓的山坡向里吉采新村走去。新里吉采就建在附近的一个山岗上。
一进新村,四通八达的柏油路,高高水泥杆上的漂亮路灯,马路中间三米宽的草坪……处处给人以清新、整洁之感。村中央有个供人休息的广场,周围设有商店、电影院和文化宫。据说,现在全村有五百多人。
漫步新村,你会发现,这里的住宅全是独门独院的二层楼,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摆满五颜六色的鲜花,门前停放着锃亮崭新的小汽车,庭院四周均有高一米的铁丝篱笆,里边种着绿草、鲜花和果树,盛开的紫丁香散发着醉人的芬芳。眼前的新村街景生动地告诉人们:里吉采,它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化身,它是和平战胜战争的象征!
斜阳的光辉洒满友谊与和平玫瑰花园,也洒在我们的身上。那阳光下怒放的玫瑰花真是美极了,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竞相开放,同争春色。玫瑰花园建于1955年,它一诞生就得到国际上许多国家和人民的热情支持,各国纷纷把象征友谊与和平的玫瑰赠给里吉采。当时我国政府也赠送了中国玫瑰。如今,玫瑰园里除了捷克斯洛伐克本国的玫瑰外,还有其他许多国家的数万株玫瑰在生长、开花。这艳丽动人、五彩缤纷的花朵代表了亿万人保卫和平的美好心愿。正如一位捷克斯洛伐克朋友所说:“这里的玫瑰永不凋谢!”
玫瑰色的晚霞映红了半壁天宇,汽车浴着霞光飞驰在通往布拉格的柏油路上。几次回望里吉采,它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苍茫暮色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