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印度洋上话巨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2
第7版()
专栏:世界风物

  印度洋上话巨鲸
  鲜于芬
鲸,这种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对人类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可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过量捕杀,鲸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面临灭绝的厄运。挽救巨鲸,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世界公众的共同呼声。近年来有关国际组织纷纷要求限制捕鲸数量,但由于有些国家自行其是,一直未能达成协议。地处鲸类集中活动的海洋——印度洋上的岛国塞舌尔1979年建议把印度洋列为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区。印度洋中另一岛国斯里兰卡,也支持这一主张。尽管这个建议目前尚未得到国际承认,但是,慑于世界舆论的压力,捕鲸者已不敢肆意妄为,在北印度洋这一带游弋的鲸,如今似乎多少可以有点安全感了。
在十九世纪以后,印度洋曾经是个猎杀巨鲸的大屠场。当时有些著作认为,印度洋的鲸“取之不竭”。这当然只是猎鲸者的主观愿望。因为鲸和大象一样,繁殖速度很慢。集中捕杀,尤其是使用现代化的手段捕杀,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逐渐使它绝种。
为了摸清印度洋哺乳动物,特别是鲸的情况,荷兰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和有关国际组织出资建造了一条长仅三十三英尺,发动机只有二十五马力的小艇“郁金香”号,由几位专家负责,在斯里兰卡周围的深海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考察研究。在这三年(1981—1983)中先后有十多位专家,顶着热带烈日和风暴,记录下许多宝贵的资料,包括各种巨鲸的活动情况和食性。例如,抹香鲸是这一带常见的鲸类,这种体重达十二吨的庞然大物,每天得吃掉八百磅小鱼或章鱼。
“郁金香”号在三年考察中发现,在印度洋中,只有雄性的抹香鲸才定期向南北冰洋冷水海域回游。雌性鲸则长期生活在自己的故乡——印度洋。幼鲸随同母鲸生活,直到五岁左右成年时,雄性幼鲸才跟着父兄辈远游,但雌幼鲸仍留守老家。
在斯里兰卡周围的海域中,“郁金香”号考察船也发现过最大的鲸——蓝鲸的活动。蓝鲸可以长到一百英尺(约三十米)长,体重等于三十三头非洲大象。幼鲸生下时即达二十到二十五英尺长,哺乳期内,体重每日可增长二百磅。由于蓝鲸体形巨大,游泳速度很高,在十九世纪以前,木帆船很难将它们捕获。等到汽船和带炸药的鱼炮发明后,蓝鲸才成为重要捕猎对象。1931年,捕杀蓝鲸达到了高峰——一年捕杀三万头!在国际捕鲸委员会的努力下,捕鲸国家于1966年达成了全球性的保护蓝鲸协议,蓝鲸才得以免遭绝种的厄运。
三年内,“郁金香”号考察船上的科学家们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初步揭开了鲸类生活的奥秘,他们的工作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