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指出 非洲粮食形势南部好转北部恶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3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指出
  非洲粮食形势南部好转北部恶化
本报讯 据报道,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6日同时在罗马和内罗毕发表一项最新报告说,在连续三年旱灾之后,好几个非洲国家1985至1986年度将获得较好的收成,但是其余为数众多的国家的粮食形势仍将“十分严重”。
报告说,估计情况有所好转的国家中有:津巴布韦、赞比亚和肯尼亚、坦桑尼亚、布隆迪和卢旺达,这些国家将获得“丰收”,甚至是“大丰收”。它们中的某些国家可能会被从二十一个受灾非洲国家的名单中勾销。这二十一个国家是: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布基纳法索、佛得角、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莱索托、毛里塔尼亚、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塞内加尔、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乍得、赞比亚、津巴布韦和摩洛哥。
而对萨赫勒地区、北非和埃塞俄比亚明年的收成情况则尚不能预言,因为这些地区的主要作物要到六、七月才播种。
报告中说,六个遭受旱灾最严重的非洲国家的粮食形势仍然是“危急的”。苏丹的情况“十分严重,而且在急剧恶化”。1984年的粮食产量为一百四十四万吨,而正常年景为三百万吨。今年的小麦收获量可能为七万九千吨,而去年则为十六万九千吨。在埃塞俄比亚,有五百万人(遭受旱灾的老百姓占60%)继续需要紧急援助。粮食价格上涨了一倍多,后勤运输问题“尖锐”,很多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在莫桑比克,有一百七十万人受到粮荒的“严重影响”。中部和南部各省,在2月份遭受水灾以及飓风危害之后,情况更加恶化。在乍得、尼日尔和马里粮荒问题也依然严重。
四五月间,非洲大陆经历着两季作物“青黄不接”的一个极为艰难的时期。每年一到这时,粮食储备完全耗尽,老百姓比往常任何时候要更加依赖于外援。在非洲1985年为满足其最紧迫的需求而要求提供的七百万吨粮食中,已切实提供了将近二百七十万吨,而所许诺的是六百三十万吨。粮农组织指出,“如果人们想得到克服危机的机会,那么今后几周将是至关重要的。国际社会应当把所许诺的所有紧急援助物资发运出来。”
粮农组织还呼吁在两个“首要”的方面作出努力:消除援助物资卸货港口的壅塞现象;今后几周之内,“紧急”运送下一个种植季节所需要的肥料、农药等其他物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