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多培养教练 早训练队员——访联邦德国足球教练雷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4
第3版()
专栏:体育

  多培养教练 早训练队员
  ——访联邦德国足球教练雷米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几天前,记者来到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一位外国教练正在足球场上指导一群年轻的中国运动员练习包抄射门。他一会儿大声提醒运动员注意动作要领,一会儿跑前跑后作示范。这就是现在天津青年队执教的联邦德国教练雷米。
去年,雷米来到我国,在天津足球队当教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指导天津队训练,又随队到中国许多地方比赛,广泛了解到中国足球运动的现状。训练结束后,记者请他谈谈对中国足球运动员的印象。雷米爽直地说,中国的足球运动可以说刚刚起步,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运动员个人技术差,一对一拚抢能力很弱,比赛中不知道怎样正确运用身体掩护球。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条是他们从事足球运动太晚了。欧洲运动员一般从八九岁开始接受系统训练,到十五六岁时技术已经很好了,中国少年十五岁才开始训练,已经差上六七年的工夫了。足球战术意识的基础是个人技术,成熟个人技术必须从小练起。另一条原因是缺少合格的教练。在联邦德国,足球教练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并有丰富的经验,这样的教练不下一万人。中国有十亿人口,喜欢踢球的孩子那么多,合格的教练总共才几百人,这与青少年运动员的人数太不相称。雷米教练今年五十岁,来中国前是西柏林一支业余足球队教练。他训练很讲究科学性,强度也很大。他认为,十六七岁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必须提高对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训练,让他们腿部和胸部的肌肉变得丰满和粗壮。
谈到正在天津市进行的全国优秀足球队赛,雷米摇摇头,两手一摊说,中国的足球比赛太频繁了,队员踢不起精神,观众引不起兴趣。去年一种竞赛制度,今年又是另一套,试验、摸索可以,但也不能老是试验。全国足球竞赛安排,第一位是等级联赛,第二位是足协杯或俱乐部杯赛,必须保证搞好,其他辅助性比赛要适当,总打比赛不训练不行。这位外国教练来了一年多,就看到许多问题,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就不能动一动,改一改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