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绿色的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4
第8版()
专栏:

绿色的希望
叶楠
我来到大兴安岭的时候,节令已进入立夏,这里却方是早春。冰河开裂了,积雪在消融。兴安杜鹃花等不及抽出一片嫩叶,就红遍了山野。这里的春天固然来得很迟,一旦来临,步伐却是如此迅猛。谁也说不清,什么时候,大兴安岭的千峰万壑,突然全绿了起来。
大兴安岭的春天景色是迷人的,那绿色的浑圆的群峰,宛如掀起大浪的海洋;那静静流淌的清澈的冷水河,河边如烟的河柳;那可以和藏东南高山草甸媲美的花团锦簇的草地……既美丽又凝重。但最令我迷恋的却是大兴安岭中段克一河林区的人工营造的森林。挺拔的落叶松,象是列队的同龄士兵,成伍成行,组成了山野中庞大的树木兵团的阵列。在这里营巢的鸟儿,欢欣地唱着悦耳的歌。看来,它们极其喜爱这新的家园。
我曾经去过我国很多林区,包括著名的西双版纳、海南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森林,藏东南按高程分布的苍郁的森林……每到一处,往往要增添一分忧虑。大地上的绿在锐减!我见到过,砍伐后的林区荡然无存的地表;为种苞米而烧掉几座山林的烛天大火;由于森林砍尽烧绝,土地退化而演变成的干旱草原和再也不生长任何植物沙化了的山丘;洪水,泥石流,能烤焦树叶的焚风,雪山上的雪线升高,河流湖泊干涸,乖戾的气候,濒于灭绝的珍禽异兽无处可以栖依……这一切莫不是自然向人类发出的危险信号。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生前在病榻上忧心忡忡地向我说:“应该结束这种状态了,应该寻求希望……”
我在克一河看到了这个希望。这些年来,我看到了政府,人民,专家,为增添大地上的绿所做的努力。苗圃、试验群落、村落林、防风林、行道树、城市园林、小面积人造林……在恢复,在发展。但是,这不能根本扭转我国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局面。与我国前途命运相系的,主要是我国历史上和现存的大森林基地的现状和趋向。这就是我在克一河看到人工森林激动狂喜的原因。
用现代化机械装备起来的森林企业,仅仅是砍伐,而不注意伐育平衡,前途是危险的。克一河林区,是五十年代末期开发的大兴安岭森林工业基地的一部分。开始,和其他森林企业一样,是对自然粗暴的猎取,砍伐的立方米数量,是衡量企业成绩的唯一标准。树木自然更新生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油锯砍伐的速度。一百年的大树在一刻间倾倒。森林的现状使他们意识到,如此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森林资源的枯竭,最后企业本身不复存在。六十年代中期,他们开始着手人工造林育林试验。这已经是迟了,又赶上了“动乱”年代。在那些日子中,少数工程技术人员,仍在作艰难的努力。技术员邹庆仆就是一个。白天接受触及灵魂和肉体的批斗,夜间偷偷地去观察沼泽地上试植的苗木。他有一个执着的想法:不管怎样“革命”,现在和以后,人终究要活在土地上,还需要森林,还需要鸟儿动听的歌声和花儿的芳香。个别人的努力是无济于事的。他们造林育林的风帆真正张开来,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连年累计造林三十多万亩,抚育天然林四十多万亩,使全区森林覆盖面积,提高了10%以上。森林企业能使森林覆盖率提高,而不是减少,这是难能可贵的。
现任克一河林业局局长樊久卿是位老林业了。他说:“造林、育林的必要性都是明白的,关键是干不干。大森林基地造林、育林,小来小去不行,必需实行机械化,大规模进行……”
这个局连年增设的营林机械五十多种,三百多台(套)。给造林营林事业插上了翅膀。春天,大兴安岭一片泥泞,这本来是森林工业的淡季。然而,在这里是一片繁忙景象。大型拖拉机在沼泽地里吼叫着前进,挖沟排水,使这长年只生长莎草和小灌木的土地,生长乔木。人们在改造过的土地上栽植嫩绿色的幼苗。多少男女青年驾驶操纵着营林机械,在荒地上、在林间奔忙。我国林业机械厂,给林业工人生产的营林机械,灵便、小巧、美观。在林隙中可以穿行的金龙牌小拖拉机,在森林中象是在海洋中疾驰的快艇。青年们亲昵地称它为“小金龙”。小伙子、姑娘在劳动中,穿着最新款式的色彩鲜艳的服装,谁也不穿工作服。他们说:“这种穿着,才正好和这种机械相匹配……”果真是这样,在绿色林场中,闪现着红色的、米黄色的、银色的机械和穿着绚丽的青年,煞是悦目。这种劳动图景,是前所没有的。局长告诉我,他们已经订购了为防火防虫害用的飞机。也许那些驾驶“小金龙”的青年,就将是飞机的驾驶员哩!营林给林区有文化的青年以广阔的飞翔天地。
克一河林区,不但扩大了森林面积,他们对人工和天然林的抚育,使生产率增加了一倍。当然,他们现在仍然没达到伐育平衡,可是,这是一种极重要的极可贵的努力。如果所有林业局都这样,如果所有伐光的山野,都能让它们重新覆盖上绿色的林木,我国将有多么美好的前景。在克一河我看到了绿色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