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全国化工基建系统自己培养急需人才 抓职工教育舍得下本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5
第3版()
专栏:

  全国化工基建系统自己培养急需人才
  抓职工教育舍得下本钱
本报讯 记者董焕亮报道:全国化工基本建设系统为了提高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人员素质,狠抓职工教育工作,多层次地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近七年中,该系统用于教育事业的投资,约占直属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总投资的12%;通过开办各类学校,培养了五千六百五十名大、中专毕业生和其他急需的技术人员。
在十年内乱中,化工基建系统的职工教育工作受到严重破坏。为改变建设队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技术水平偏低、技术人员比例偏低的“三低”状况,从1978年起,该系统先后开办两所职工大学、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六所技工学校、两个干部培训中心和二十个电视大学教学点,狠抓职工培训。他们对教育工作实行“四优先”,即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解决教学设备,优先选派教育工作干部和教师,优先选送骨干参加培训,大力扶植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办学过程中,该系统坚持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专业的设置和培训的目标。化工部第十二化工建设公司针对提高施工质量的紧迫需要,开展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全公司有82%的职工参加了学习,建立二百一十七个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每年举办一次成果发布会,已连续三年每年都有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受到国家经委有关部门的表扬。
化工基建系统把基层领导干部作为培训的一个重点,着重辅导他们学习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使许多同志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到1984年底,该系统二十九个单位的领导干部已全部轮训一遍。化工部第三化工建设公司的干部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以后,在承担大连化工厂一项检修任务时,通过经济分析,仅付出一万五千多元材料费、人工费和机械费,收入达十二万多元,改变了以往搞检修总是亏本的惯例。
经过七年努力,化工基建系统开发智力资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该系统青壮年职工的扫盲任务已基本完成,文化技术补课累计合格率达70%以上。工人技术水平已由1978年的平均技术等级二点三级,提高到三点五级。全系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每年都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参加各种学习。职工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已达一千四百余人,占职工总数的2%以上。开展职工教育,促进了企业逐步改善经营管理和革新技术工艺,带动了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该系统1983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82年提高22%,1984年又比1983年提高2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