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中美企业家的广阔天地——“中美企业家对话”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5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中美企业家的广阔天地
  ——“中美企业家对话”侧记
  本报记者 景宪法
一次热烈而又紧张的“中美企业家对话”刚刚在这里的谢尔翰饭店结束。来自中国包括六个省市的五十多名经济贸易人士同代表一百多家公司的二百多名美国企业家,经过为期三天的洽谈,签订了三十多项合同或意向书,成交额达六千万美元。
中美企业家在中国之外举行大规模对话,还是第一次,而且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不容易的。在正式谈判前几个小时的开幕式上,美国企业界人士对中国现行对外开放政策不是完全了解,他们向中方代表团长提出了不少问题,但是中国企业家们满怀信心,他们中间既有北京、天津大城市企业的厂长和经理,又有苏州、无锡中等城市的市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他们随身带来二十多项技术转让洽谈项目,从机械、化工到电子、轻纺,从传统设备到高技产品,一个极为引人而又实实在在的市场展现在美方对话伙伴面前。
在短短三天里,美国企业界人士纷至沓来,参加对话的人远远超过预计人数。从早到晚,中美两国企业界人士三五成群地聚在饭店的谈判室里、大厅内、甚至咖啡桌旁。谈判的气氛热烈而轻松。北京锅炉厂在同对方一家厂商洽谈时,几家美方厂商同时上来竞争,谁也不愿放过这种难得的机会。
为了争取这次对话成功,中方代表团既有精通业务的专业人员和管理干部,又有银行界代表,谈判项目大都能当场拍板成交。记者在同几位美国企业家交谈中感觉到,这次中方企业家的工作效率给他们留下了崭新的印象。这次对话的中方负责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徐昭隆总经理兴奋地说:“这次中美企业家对话的成功促进了两国企业界的相互了解,为今后的接触打下了基础。而且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我们确实在引进技术。这只是个开端,我们会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当中美两国企业家在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华盛顿匆匆道别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将是一派广阔的天地。(本报华盛顿5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