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处于困境中的意大利电影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5
第7版()
专栏:

  处于困境中的意大利电影业
  王彦林
久负盛名的意大利电影业,去年共拍摄影片一百零三部,比不景气的1983年又减少了八部,是六十年代以来拍片最少的一年。
意大利电影业始于本世纪初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二次大战以后,意大利电影事业在主张象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社会问题的新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面目一新,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出现了一批世界闻名的导演和演员。《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大地在震动》等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的杰作对西方电影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1963年,意大利电影在世界最大的戛纳、圣塞瓦斯蒂安、马德普拉塔、柏林、莫斯科和威尼斯等六个电影节上荣获六个头奖。1972年意大利拍摄影片二百八十部(其中一百二十八部合拍),名列欧洲之冠,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然而,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意大利电影事业江河日下,影片产量不断下降,而且除少数佳作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外,大多数只限于国内发行。
与此同时,进口影片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去年意大利进口外国影片和电视片耗资一亿六千多万美元,而出口影片和电视片仅获三千一百多万美元,出现一亿二千九百多万美元的逆差。
意大利电影业走下坡路的首要原因是电视与之激烈竞争。1955年,意大利刚开始播放电视不久,电视机尚属鲜见,这一年的电影观众高达八亿一千万人次,随着电视机的日益普及,1975年电影观众降为五亿人次。1975年以前,意大利电视一直由半官方的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垄断,之后实行改革,私人电视台大量涌现。目前意大利全国有私人电视台五百多家(仅罗马就有五十多家),平均每十一万人就有一家,而美国平均每二十二万人才有一家。众多的电视片将大批观众吸引到电视屏幕前,致使电影观众迅速大量减少。据报道,每个中等生活水平的意大利公民,平均每天在电视机前消磨五个小时,其时间之长没有哪一个西欧国家可以相比的。
外国影片,特别是美国片的激烈竞争,是造成意大利电影业不景气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去年意大利国内影院共放映美国片一百四十三部、法国片五十三部。外国影片的门票收入也从1968年占门票总收入的46%增加到近年来的66%。此外,全国各电视台还放映了外国影片一千八百三十九部。意大利观众喜欢看美国片,主要是因为它们题材广泛、情节曲折,而意大利片多为耗资少的喜剧片,题材陈旧,缺乏新意,已不符合意大利观众的口味和心理。
恐怖活动和刑事犯罪案件剧增,逐渐改变了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许多人晚上深居简出,宁肯在电视机前消磨时间,也不愿去影院冒风险,这无疑影响了影院的上座率。
另外,随着录像机的普及,以及盒式录像带的风行,电视机的小银幕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西方报刊对意大利电影业前景的估计是不乐观的。1983年,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罗塞利尼的儿子伦佐·罗塞利尼辞去了国内最大的电影发行公司“意大利高蒙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前几个月,具有世界第一流设备的罗马电影城因经营亏损声称要拍卖珍藏的道具。不少地方影院因观众减少濒于破产。意大利电影业的险恶处境,已引起意大利各界的严重关切和不安。但要在近期内使意大利电影业重振旗鼓也不容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