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大力开拓适销产品 苏州乡镇企业成了外贸新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16
第2版()
专栏:

充分发挥地方优势 大力开拓适销产品
  苏州乡镇企业成了外贸新军
本报讯 江苏省苏州市几百家乡镇企业同外贸部门攀上了“亲”,源源不断地向欧美、日本和港澳市场提供丝绸、纺织、食品、工艺、轻工、五金、化工、机械八大类几百种产品,成了对外贸易的一支新军。去年,这个市的乡镇企业外销产品总额达一亿一千多万元,占全市所属六县(市)外贸收购总额的30%,比1980年增长近一倍。
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利用本地区劳力较多、工业基础较好、农副产品较丰富的优势,大力开拓适销对路产品,是苏州乡镇工业发展对外贸易的一大特点。苏州农村许多经济作物在海外素负盛名,但是过去保鲜条件不足,出口量不大。近几年来,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不仅扩大了出口货源,而且增加了新品种。苏州丝绸早就蜚声欧亚。近年来,针对外商欢迎真丝绸织品的意向,乡镇企业在进一步提高茧、丝质量的同时,发展延伸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开拓了丝绸服装、丝绸复制品等新品种,逐步打入国际市场。乡镇企业还突破“就地取材”的框框,从内地购进原材料,发挥本地技术特长,发展各类加工业。
外贸产品难度较大,要货时间往往很紧,品种和批量又多变。乡镇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套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方式。他们对大批量订货敢于接收,小批量生意也乐于干,当主角勇挑重担,当配角心甘情愿,成了外贸部门的“好伙伴”。吴县郭巷乡染料厂生产的碱性艳蓝染料,原来是一家部属大厂生产的,由于利润较薄,那家大厂对它重视不够。郭巷染料厂认真对待,经过攻克技术难关,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用这个厂生产的染料制作的圆珠笔芯,不易褪色,被国家档案局批准可以用来书写档案,不仅占领了60%的国内市场,还成了我国唯一出口这类产品的工厂。
苏州市乡镇企业还利用紧靠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的优势,同城市企业和外贸部门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增强外销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沙洲县锦丰乡五金制品厂原来是一家生产医疗器械的乡办小厂,产品以内销为主。1980年,同外贸部门挂钩,开始试产外销猎刀,产量逐年扩大,去年外贸收购额达四百多万元,占全厂总产值80%左右。1984年底,这个厂已同中央和省有关进出口公司签订合同,成为工贸合营企业。
(张功璞 郑太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